欢迎访问南通州网!

做好发展新质生产力这篇大文章

发布日期:2024-06-20 作者:张秀秀 王志飞 张新建 徐灵钰 阅读:726

区委十三届八次全会精神激励各部门以学促干、奋勇担当——

做好发展新质生产力这篇大文章

区委十三届八次全会提出,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刻领悟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要求,更大力度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会后,我区各部门组织学习、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大家表示,要奋勇担当、攻坚突破,做好发展新质生产力这篇大文章,为奋力争当全市高质量发展排头兵、扎实稳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通州新实践作出贡献。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首选项”与“必答题”。区科技局局长姜小国表示,区科技局将认真落实全会精神,布局新赛道、搭建新平台、培育新主体,涵养区域创新生态,让科技创新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最强要素。

今年以来,区科技局紧扣科技创新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这一主线,在推动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新作为。一季度,全区新认定科创项目36个,完成2023研发投入填报62.5亿元,增长11.8%;1~5月份,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53.1%,高于全市4.88个百分点。

科技创新关键要“抢”在前。区科技局将加快布局新赛道,组建未来产业专家智库和编制领军人才等创新资源“一库四清单”,当好未来产业发展的“智囊”。姜小国表示:“我们将紧盯八条重点产业链,围绕第三代半导体、新能源、前沿新材料等领域,加快推动前瞻布局,精准选择细分赛道,持续强化科技招商,力争全年新引进科创项目不少于120个。”

区科技局牢牢把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一核心要义,结合地方实际,加强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区建设布局谋划,搭建新平台,整合新资源,与先进地区抱团发展。“整合利用好‘科创飞地’资源,积极引进建设一批概念验证、中试生产、检验检测等公共服务平台,推动本地企业与上海苏南创新资源对接,促使更多的创新成果在通州转化。强化科技合作项目精准对接,确保技术合同成交额超100亿元。”姜小国说。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区科技局坚持把优化服务作为价值取向,将激励政策引导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上来,注重金融对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持续深化服务企业大走访,为企业在高企申报、产学研合作、研发机构建设等方面提供高效精准服务。持续夯实科技企业梯次培育链条,推动科创企业森林式发展,确保全年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超600家,净增高企90家。引导规模以上企业实现研发活动、研发投入全覆盖,力争全社会研发投入占比提升到3%。

6月17日下午,区商务局召开专题党组(扩大)会议,第一时间传达学习区委十三届八次全体会议精神,研究部署贯彻落实举措。

区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葛锋重点传达了市委常委、区委书记张建华在全会上的讲话精神。大家一致认为,全会就发展新质生产力作出全面部署,指明了奋斗目标和前进方向。葛锋表示,区商务局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围绕年初既定目标,锚定“双过半”,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奠定坚实基础。

突破创新,推动商贸运行健康发展。紧抓商品换季、家居换新等关键节点,激发更大规模消费潜力。持续推进商贸企业销售额(营业额)、营业收入同步增长,强化数据支撑。持续开展服务企业大走访活动,加强跟踪对接,确保应统尽统。

稳链强链,推进招商引资提质增效。开展利用外资百日攻坚行动,提高外资招引成效。围绕八大重点产业链发展,全力招引行业带动力强、技术水平高的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项目。聚焦产业的细分领域和关键环节,全面掀起招商引资热潮。

稳中求质,加快外贸进出口优化升级。加快完善跨境电商生态建设,推动跨境电商与市场采购贸易融合发展,拓宽新业态出口渠道。服务好重点增量企业,组织企业境外参展“能出尽出”,多渠道帮助中小微企业稳订单、拓市场。鼓励和支持区内重点企业参加省市知名品牌培育工作,深度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激发企业发展活力和创造力,不断提升外贸企业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