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香变油香,油菜收割忙。近日一早,在通州万顷良田项目区的千亩油菜田里,农机人员正驾驶着约翰迪尔牌谷物联合收割机来回作业。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乌黑饱满的油菜籽颗粒归仓。“今年万顷良田首次种植油菜,种植面积1000亩,长势很好,每亩油菜籽产量200多公斤。”江苏省农垦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驻金沙基地主任黄建告诉记者。
一直以来,南通地区的油菜大多采用割晒方式,一旦遇到阴雨天气,晒在田间地头的油菜容易发芽,造成损失。今年夏收期间,通州万顷良田项目区采用油菜一体联合收割技术,相比过去割晒和捡拾、脱粒的分段式收割方式,不但收割效率高,而且能将油菜的机收减损率由原来20%~40%降至5%以下。“这台收割机采用边收割边放粮的作业模式,作业效率相当高,一台机器每天可以收割120亩,收割损失率相当低。”黄建介绍。
只见四台大型油菜联合收割机在田地里来回穿梭,收割、脱粒、分离、粉碎……一颗颗油菜籽尽收“机囊”,再由运输机运送至晾晒场晒干。油菜壳、油菜秸秆则被机器粉碎成末,均匀地抛洒在田间。黄建从地里抓起一把粉碎的秸秆:“看,秸秆粉碎性能很好,大约小拇指长度,完全能够直接还田。等后期灭茬作业时,把剩余的30厘米高的秸秆进行粉碎还田,再翻耕就可以种植水稻了。”
省工、省时、节本增效的收割方式让油菜种植企业尝到了农业现代化带来的甜头。有了新式机械作业的加持,油菜收割进度加快,万顷良田项目区目前已全面完成收割,油菜产量达200多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