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推进协商议事 高质效助力社会治理
先锋街道花园村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
在区委、区政府以及区政协的正确领导下,先锋街道花园村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融周继忠委员工作室、社情民意信息联系点功能于一体,紧紧围绕“赋能基层社会治理”主题,有序推进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工作开展,把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协商送到百姓家门口。
一、花园村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的工作实践
花园村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聚焦民生实事类、基层治理类两大类议题,务实高效开展协商议事活动。通过工作实践,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即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望闻问切治”五步工作法。
一是深入一线“望”民情,实地调研察民生。面对繁杂多变的基层工作,通过采取走村入户、实地查看的方式,“望”表知里,将民生实情“查”出来。调研中始终紧扣民生实事,关键小事,立足民声民意,广泛收集群众急难愁盼事项,组织相关利益方代表多次开展实地调研,进一步推动走访调研常态化,问题化解项目化,成效转化最大化。
二是走近群众“闻”呼声,多听民意选议题。花园村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坚持协商于民、协商为民,广泛沟通、广纳群言,通过设立民情意见箱、开发民情民意收集二维码、上线苏兴农小程序“线上+线下”的方式,综合运用民意“大数据”,精准获取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找准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将与群体利益息息相关的事确定为议题。
三是召开会议“问”计策,广纳意见汇民智。在协商议事活动中,花园村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以问题和求解为指向,采取“走下去”和“请回来”相结合的方式,召集议题涉及的各个利益方,坐下来开会协商,引导各方平等互信充分发表意见,在协商中形成解决问题的办法,广纳良策,找出基层治理的最大公约数。
四是把准脉搏“切”症结,共开良方解难题。花园村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对在调研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类梳理汇总。对能够当场解决的问题,即知即解,立行立改;对痛点、难点、堵点问题,集体研究,共商良策,“实打实”地抓落实,“硬碰硬”地对顽症开刀、对痼疾开战,多方合力促成问题有效解决,不断提高议事成果转化率。
五是跟踪督查“治”落实,画出最大同心圆。协商议事后形成的“协商建议、责任落实、结果反馈”三张清单,及时向议事成员和全村公示,让群众参与进来,发挥政协委员的民主监督作用,合力共治,齐抓共管,协同推进议事成果落实落细,确保协商成果“长流水、不断线”。
二、有事好商量融入新时代社会治理新格局的意见建议
各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要念好“准、活、实”三字诀,选题更加聚焦,方法更加灵活,成果更好转化,补足能力短板,完善经验弱项,充分发挥协商议事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助推器”作用。
一要准:协商议题精准聚焦。发挥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作用,首要在于选好协商议题。要聚焦社会关切,从“优化基层治理”的高度来布局协商议事,敢于正面面对问题,触碰“硬骨头”,为党委政府化解纠纷矛盾收集信息、献计出力。要聚焦民生实事,坚持协商于民、协商为民、协商惠民,把群众关切的子女就学、养老医疗、村居环境等作为关注的重点。基层协商议事的议题选择切口要小、关联要广、事关群众利益,以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为目标,充分调研、反复论证、有效沟通、深入协商,最终达成解决问题的共识。
二要活:协商模式灵活创新。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在组织协商议事活动时,要坚持因地制宜、因事制宜、因时制宜,结合议题和参与对象,灵活选择场地、形式和规模,所有的协商形式都要以问题的解决为中心。比如对利益涉及对象较少的议题,人员类型可以安排少一些;对一些问题比较聚焦、容易解决的议题,协商程序可以简单一些。通过“村头板凳会”“村民茶话会”“围炉夜话”等方式与群众坐在一起、谈在一起、讲群众语言,为群众答疑解惑。
三要实:协商结果务实高效。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不是空谈,有想法、有说法还要有做法。根据协商结果,制定协商成果工作推进计划表,明确牵头负责人、时序进度、目标要求。同时,明确政协工作联络员,跟进其他意见建议办理落实。议题协商完毕,后续的跟踪落实同样重要。加快跟踪问效,促进成果转换。与此同时,协商议事室形成协商建议清单后及时提交党组织讨论,出台工作重点、时间节点、责任单位、责任人员“四明确”的责任落实清单。在落实工作中,可以发挥专家学者的“智库”作用,助推协商议事活动最终取得实效,提升议事转化落实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