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通州网!

多措并举 推动养老服务事业健康发展

发布日期:2024-01-13 阅读:798

多措并举 推动养老服务事业健康发展

区红十字会

一、通州区养老服务事业的现状

近年来,我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努力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初步构建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融合为方向、信息服务为辅助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尽管近年来我区养老服务事业快速发展,但与老年人的需求及期盼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观念认识不到位。部分社会公众对养老服务的认识不够深入,对老年人的需求和权益缺乏关注和支持。同时,一些服务机构对老年人的尊重和关爱不够,存在忽视老年人权益甚至歧视老年人的现象。

(二)服务质量参差不齐。一些服务机构缺乏专业的管理和培训,导致服务人员素质不高,服务质量和安全性存在一定的问题。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少数不良服务机构存在欺诈行为的可能。

(三)服务内容单一。目前的养老服务普遍存在服务内容单一的问题,有些只能提供基本的日常生活照料服务,缺乏针对老年人的多元化需求的服务。

(四)个性化服务不足。传统的养老服务没有根据老年人的个体差异和特殊需求进行定制化的服务,这使得一些老年人无法得到适合自己的服务,甚至出现一些有特殊需求的老年人得不到关注和服务等情况。

二、对策建议

(一)统筹协调,给予养老服务行业更多政策支持。加强对养老服务产业的培育和支持,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促进养老服务行业的发展。发挥财政专项资金的引导作用,对符合条件的养老服务、医养结合、康复辅具、智慧养老等机构给予支持。要探索“物业服务+养老服务”模式,支持物业服务企业开展老年供餐、定期巡访等形式多样的养老服务。对在社区提供日间照料、康复护理、助餐助行等服务的养老服务机构给予税费减免扶持政策。积极打造“三社联动”机制,以社区为平台、养老服务类社会组织为载体、社会工作者为支撑,大力发展志愿养老服务。要加大养老志愿者队伍培育力度,加快建立志愿服务记录制度,积极探索“学生社区志愿服务计学分”“时间银行”等做法,保护志愿者合法权益。

(二)加强引导,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要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养老服务,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实现养老服务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创新孵化和产业集聚,吸引优质辅具企业总部落户,着力打通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和服务体系的全链条。要努力营造“孝老敬老爱老”的社会氛围,充分发挥家庭的支撑作用,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常态化开展养老护理员关爱活动,加强对养老护理员先进事迹与奉献精神的社会宣传。

(三)双轮驱动,推动基本养老服务和非基本养老服务协同发展。要统筹好基本养老服务、非基本养老服务发展,做好分层布局、分类指导。要充分发挥基本养老服务作用,探索形成家庭养老为基础、政府兜底线保基本、市场供给多元、社会公益互助的新型养老模式。要精准对接不同老年群体需求,提供差异化健康养老服务。倡导现有医疗卫生机构和养老机构合作,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与老年人家庭建立签约服务关系,建立乡村医生参与健康养老服务激励机制。

(四)建强队伍,全面提升养老服务水平。要鼓励通州中专等区内中职学校增设健康和养老相关专业和课程,扩大招生规模,适应行业需求。通过人才培养、绩效考核适当倾斜等方式,引导更多医务人员从事医养结合服务。加强对养老服务机构负责人、管理人员的岗前培训及定期培训。充分发挥公办养老机构及公建民营养老机构兜底保障作用。优先鼓励建设护理型养老床位、收住中度和重度失能老年人。鼓励大学生入职养老机构,获得执业技能资格,促进养老服务专业水平提升。关注老年人的情感需求和心理变化,建立心理健康监测机制和危机干预机制。

(五)科技赋能,助推养老服务事业创新发展。探索“互联网+”养老服务模式,运用互联网技术手段,整合社区内各种养老服务资源,为社区内老年人提供全天候的养老服务。打造智慧养老社区或智慧健康养老示范社区。运用互联网、物联网、云数据,以及智能化产品、健康监测可穿戴设备、健康养老移动应用软件等技术手段,把居家老人的健康数据及地理位置等信息实时上传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实现24小时远程全方位监控。开发和运用智能硬件,重点推进老年人健康管理、紧急救援、精神慰藉、服务预约、物品代购等服务,开发更加多元、精准的私人订制服务。

(六)强化监管,促进养老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加强对养老服务机构的监督评价,制定加强养老服务综合监管的相关政策文件。健全“双随机、一公开”工作机制,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查处惩戒力度。严厉查处向老年人欺诈销售各类产品和服务的违法行为。广泛开展老年人识骗防骗宣传教育活动。鼓励老年人及其家属参与评价,养老服务机构和企业可以及时了解到老人及家属对服务的评价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