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通州网!

以高质效检察履职服务保障通州高质量发展

发布日期:2024-01-11 阅读:1024

以高质效检察履职服务保障通州高质量发展

——“五张名片”了解通州检察2023年奋斗印记

日月其迈,与时偕行。在2023年通州高质量发展的时光印记中,有太多令人难忘的“检察瞬间”。下面,就让我们通过“五张名片”的展示,让时光脚步回溯、精彩记忆回放,带您了解通州检察奋斗的这一年。

队伍建设名片:红心铸魂“检察蓝”

干事创业,关键在人。2023年年初,区检察院召开专题党组会,开展队伍形势分析和研判。

班子自身有哪些不足?部门负责人管理能力如何提升?青年干警怎么培养?问题一个接着一个。经过领导班子的“头脑风暴”,以党建为引领,解决队伍问题的一揽子措施逐步出台。

班子成员带头。党员班子成员到所在支部担任“第一书记”,领办“书记项目”,带头开展政治学习、办理疑难案件,让班子成员做示范、当标杆。入额院领导办案的做法在全省检察长办案工作现场会作经验交流,领导班子获评全区“一创三争”好班子。

支部书记带领。把支部建在部门,由部门负责人担任支部书记,让“主责”“主业”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探索建立支部书记党建、党风廉政、意识形态“三述三评议”机制。2023年,“蓝印检心”获评全省优秀检察文化品牌,“古沙精警”获评全省首批法警“一队一品”优秀品牌,用党建“一池春水”浇灌出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满园春色”。

先锋党员带动。推进“青苗培优”工程,为青年干警配导师、喂案子、搭平台,举办“榜样力量分享会”“老党员讲初心故事”等系列活动。2023年,5名干警入选省级以上人才库,12名干警在比武竞赛中获评标兵、能手。5项省级以上课题成功立项,核心期刊发表调研文章4篇,12篇论文获省级以上奖项,队伍建设做法先后两次被最高检转发、两次在全区会议上作交流。

平安建设名片:轻罪治理的“通州模式”

2021年以来,区检察院办理的轻缓刑案件人数占办理刑事案件总人数的比例从73.87%上升至83.55%。该院坚持“小案”不“小办”,“轻罪”不“轻治”,探索的轻罪治理通州模式被《江苏网络舆情》作正面宣传推介。

“小案”办出“加速度”。近日,区检察院速裁案件办案组集中办理了一批盗窃案件。韩某某、陆某某等人盗窃案从案件受理到起诉仅用5天时间,普通盗窃类案件办理跑出“加速度”。2023年,区检察院与区公安局推进侦协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实质化运行,推进案件繁简分流、轻重分离、快慢分道。目前,该院刑事案件速裁程序适用率超64%。

案件办理效率提高,但当事人双方难解的“心结”如何化解?2023年6月,区检察院联合法院、公安、司法等部门联合出台规定,对因家庭纠纷、邻里琐事等引发的轻微刑事案件,未能达成刑事和解的,可以通过向财政专户预交赔偿金,政法职能部门可根据案件情况酌定进行“轻处理”,最大力度让当事人“握手言和”。据了解,该院已有15起案件适用预交赔偿金制度,累计预交赔偿金58.6万余元。

“我认识到了遵守交通法规的重要性,以后喝酒再也不开车了。”涉嫌危险驾驶罪的夏某在参加交通志愿服务后深有感触。对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拟作相对不起诉的案件,区检察院建立“不起诉+公益服务”机制,引导相关案件当事人参与社区义工、交通秩序服务等社会公益活动,将考察结果作为对其作出相对不起诉处理的重要考量。目前,共有30余名犯罪嫌疑人参与公益活动,不少违法者变成护法者。

社会治理名片:“益”起绘“治”新“枫”景

“这是通州区在‘毛垃圾’领域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的第一案。”近日,区检察院联合生态环境、城管等部门,与“毛垃圾”倾倒填埋案件当事人进行磋商谈判。“毛垃圾”是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的混合物,可利用价值低,处置费用却很高。区检察院第五检察部主任刘志峰表示,陈某等人在通州境内随意倾倒填埋“毛垃圾”,在公安机关对涉案人员进行刑事立案的基础上,该院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探索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让受损环境得到及时修复。

2023年,区检察院办理行政公益诉讼案件50件,通过磋商、制发诉前检察建议,农村人居环境、保护耕地红线等问题得到有效整治,两个案例获评全市典型案例。紧扣“六长出题”部署,推动码头专项整治,打击美容行业乱象,加固维修隐患桥梁20余座。审核“检网融治”平台线索1万余条,有效解决噪声扰民、污水排放等突出问题。起诉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5件,对王某等4名销售含有违禁成分的“减肥咖啡”案提起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诉请销售额3倍的惩罚性赔偿,获区法院支持。

服务大局名片:“检”护民企促发展

能动履职,做好解决问题“及时雨”。坚持问需问计,院领导带队了解企业“急难愁盼”,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21个。探索运用“检察+商会+企业”模式,开展企业刑事风险防控等法治宣讲25次,为企业送去法治“套餐”。

一体履职,生动实践检察“新理念”。建立涉企案件“绿色通道”,会同公安机关清理涉企“挂案”17件,使企业放下包袱,安心经营。率先与区法院建立联动保障破产处置机制,加强在虚假诉讼、逃废债务等破产案件办理中的协作配合,得到市委领导批示肯定,并在全市推广。

综合履职,助力营商环境“更优化”。率先建立异地合规检察协作机制以及涉企案件行刑衔接、合规互认机制。针对涉案企业财务管理、安全生产等方面问题,通过法律风险提示函等方式,帮助企业堵塞管理漏洞。围绕金融监管难题,深入研判“帮信”犯罪高发态势,相关检察建议获评“全省优秀网络治理检察建议”。

司法为民名片:检察驿站暖民心

“欠缴租金的种植户被起诉后未按约定缴纳租金,后续我们村里应该怎么办?”2023年7月,十总镇举行人大代表接待日活动,区检察院检察官助理易林林对相关提问作了详细解答。2023年,区检察院选派31名干警作为检察官进家站联络员,全方位倾听人大代表意见,与人大代表共同帮助解决河道污染等问题21个,把民生实事办到百姓“家门口”。

“这笔贷款真不是我借的,我从来没拿到过钱!”大学刚毕业的小李的民事申诉引起检察官的重视。区检察院借助检察驿站平台,针对某小额贷款公司9起涉及借名借款案件依法监督,推动法院再审改判,帮助小李等多名当事人卸下1000多万元的债务。该院还将检察听证等办案活动“开”到基层,76名困难案件当事人得到及时救助。

2023年11月,在全区网络普法进校园主题宣传活动中,检察干警陈赛凤沉浸式的法治宣讲得到好评。2023年,区检察院选派55名检察干警担任150所中小学法治副校长,法治副校长们围绕校园欺凌、防性侵害、家庭教育指导等方面集中备课,目前开展送法进校园等活动200场次。在全区“法治教育微课”评选中,该院有19堂课程获奖。近日,7名检察干警又分别获评全市首批“十佳法治副校长”“优秀法治副校长”。该院顺利通过“全国青少年维权岗”复核验收。

躬行践履始玉成,行而不辍终致远。区检察院全体干警将牢记嘱托担使命,感恩奋进再出发,以高质效检察履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通州新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