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区卫健委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统筹做好卫生健康各项重点工作,全力保障人民健康安全。
围绕“惠民生” 健康福祉不断增进
扎实开展传染病防治工作。聚焦“保健康、防重症、降病亡”,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新冠疫情“迎峰转段”平稳有序。及时处置可疑霍乱、“鹦鹉热”“猴痘”等疫情6例,追溯传染源,有效遏制疫情传播。有序实施民生实事项目。为65岁以上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免费健康体检188952人,体检率73.68%。完成60岁以上老年男性前列腺健康筛查及60~85岁老年人肺炎疫苗免费接种任务,适龄儿童水痘疫苗免费接种25880剂。持续推进儿童视力筛查及弱视康复训练项目,全区建立5个康复训练点免费提供服务。加强特殊人群关爱扶助。落实8595人次以奖代补经费补助发放,共计361.16万元。持续开展走访慰问,慰问独生子女死亡伤残家庭、并发症人员、计生困难家庭、重点维稳对象、困难计生工作者共计5187人次,筹集慰问金133.73万元。持续落实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和特别扶助政策,全年发放奖特扶资金1.71亿元,覆盖13.65万人。
立足“提能力” 服务水平稳步提升
聚焦医疗能力提升。积极开展基层创建活动,刘桥中心卫生院达“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兴仁卫生院建成五级中医馆,新增市级基层特色科室14个。积极开展院际合作,成功举办上海通州籍医卫界人士恳谈会,6个上海顶尖专家团队工作室落户通州;第二人民医院、石港中心卫生院、五接卫生院分别与市三级医院建立帮扶协作关系。区中医院脾胃病科、骨伤科被确认为省级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单位。聚焦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卫生重点工程建设,金沙湾医学综合体、区二院扩建、城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迁建等项目持续推进,区公共卫生中心新建、东社卫生院迁建、平潮中心卫生院迁建等重点工程启动前期准备。有序实施“村卫生室能力提升”区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为196家村卫生室增配医疗设备和维修改造,全面夯实基层服务网底。聚焦卫生人才引培。落实卫生健康人才引进培养政策,拓宽人才招引渠道,公开招聘医学人才68名,招录培养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54名。制定农村医学生就业安排意见,稳妥做好24名农村医学生就业岗位安排。持续加大人才培养,累计派出56人次到上级医院进修,第一批适宜技术培训全覆盖。
紧扣“创亮点” 健康通州全面迸发
打造医防融合健康体系。推进慢病医防融合试点工作,平潮卫生院建成江苏省第一家基层慢病筛防中心。开展家庭医生个性化签约服务试点,为959人次提供糖尿病、高血压、骨质疏松、慢阻肺、运动干预等个性化签约服务包。开展医企合作共建,坚持防治关口前移,25家医疗卫生单位与58家企业达成合作协议。打造“一老一小”服务体系。组织开展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专项普及培训,累计完成6458人次,完成率113.3%。开展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创成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1家、省级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单位2家。深化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2家单位获评2023年江苏省老年友善医疗机构优秀单位。推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建设,新增备案托育机构6家、备案托位810个,成立南通市首家托育综合服务指导中心。积极培育省、市普惠托育点,新增省示范托育机构1家,省、市普惠托育机构3家。打造智慧医疗信息体系。筑牢数据安全防护网,建成容灾机房,实现核心业务信息系统安全连续运行。全面启动智慧卫生三期项目,新版智慧医疗信息系统上线推广,诊间结算功能试点应用。区内医疗机构全部接入省影像云平台,实现全省医学影像数据跨院共享,有效改善群众就医体验。
筑牢“主阵地” 战斗堡垒愈加夯实
突出政治引领。发挥党建联系点制度优势,领导班子分片包干督导,构建“考核—反馈—整改—评估”全链条机制。打造党建阵地。深化开展党建服务品牌创建,形成“一支部一品牌、一单位一特色”的党建服务品牌群。压紧压实党组织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充分发挥书记包抓项目的引领作用,打造党建“书记项目”群。做强“通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卫生志愿服务分队”,984名志愿者组建8支志愿服务小分队,累计开展活动87场,取得良好社会效益。推进廉政建设。深入开展“5·10”思廉日活动、算好廉政账专题教育月活动等,开设“优秀家风故事”宣传专栏,夯实公职人员廉洁从政思想基础。全面推进“廉洁医院”建设,组织开展2023年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专项整治,着力打造党建引领好、制度规范好、医德医风好、廉洁状况好、文化氛围好的“五好”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