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金沙街道牢牢把握“走在前、做示范”的重大定位,全面落实“四个走在前”“四个新”重大任务,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委决策部署,大力践行“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的实践要求,承压前行、真抓实干,各方面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年来,我们旗帜鲜明强根基,以硬招增硬核,推动党建与发展高效联动
铸魂塑形聚合力。坚持以理论为先导,把学习融入日常、抓在经常,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和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开展集中学习16次、交流研讨8次。进一步充实街道、村(社区)两级宣讲队伍,发挥“金”色宣讲团作用,通过领导干部带头讲、专家学者专题讲、理论“名嘴”一线讲、线上线下全面讲,全年开展各类宣讲活动百余场,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意识形态领域总体态势积极健康、向上向好。
强基固本提质效。坚持对标建强、示范带动、整体提升,城东村、南山社区被评为五星级基层党建示范点;金北村、虹南社区等5家党群服务中心获评区五星级党群服务中心;成功创建春溪集、绿城等4家红色物业示范点。持续开展“主题党日+”活动,联系实际创新“自选动作”,特色主题党日活动多次被区级媒体报道。全面推进“书记项目”,全力推动“造血”与“输血”并举,平均村集体经济收入155.88万元,较上年同比增加13.08%。
选贤任能强支撑。率先制订《“四敢四争 首位金沙”行动实施方案》,全力推动区委“四敢争先 一线建功”活动在基层落地落实。以“精准滴灌”提升培训质效,实施“四敢先锋 首位金沙”青年干部教育培训专项行动,开展街村干部“丰羽竞飞”主题轮训,创新组织多轮“金沙论见”、现场观摩活动,形成了“头雁领航、群雁齐飞”的雁阵效应。
从严治党优作风。坚持“内外”兼修,结合“5·10”思廉日、“算好廉政账”专题教育月等重要节点,开展好书分享、知识竞赛等活动,让廉政教育“入眼”“入耳”更“入心”。坚持“上下”用劲,推进监督体系向一线延伸,精准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群众满意的政府形象不断提升。坚持“刚柔”有度,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街道工作全过程、各环节,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一年来,我们驰而不息促发展,以实干创实绩,推动总量与质量同步提升
平台载体突围起势。坚持问题导向,突出战略谋划,在深化产业研究上狠下功夫,全力攻坚二级载体平台拆迁扫尾,30亿元赫联南通智能智造科创园正在申报南通市都市工业综合体项目,实现了由“规划图”向“施工图”的演进。持续深化万顷良田项目区建设,实施农田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引入无人化农场等重大财政奖补项目,全面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
项目引建齐头并进。深入开展“招商引资突破年”活动,累计邀请客商76批次,项目签约注册3个,储备在手在谈5亿元项目7个,3000万美元外资项目6个。专班推进重点项目落地,总投资5亿元的肆叶重工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并成功申报市重大产业项目;桑联复合亿元项目正常推进;通大车业、驰舟纺织、玺泰汽车等亿元续建项目均已竣工,太山村产业集聚区初见成效。
发展质效稳步提升。因时因势加强经济运行分析调度,全力以赴固优势、补短板,主要经济指标企稳回升。规上工业企业应税销售5.7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5%;规上工业产值完成6.54亿元,同比增长3%;限上零售额完成24.14亿元,同比增长23.7%;限上餐饮业营业额1.6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1.9%。全年完成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2100万美元,超额完成区下达任务。
科创动能持续激发。加强与高水平科技企业、高质量创新要素和高层次创新人才“搭桥引线”,招引科创项目5家、省外人才项目8个,其中1个项目获评区“510”项目、1名人才成功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培育三星级上云企业2家、智改数转诊断企业4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高新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达42.7%,推动了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
一年来,我们固强补短提品质,以共建促共享,推动城市与农村共同繁荣
城市管理更精细。坚持城市“共性”与金沙“个性”相结合,深度对接老城区城市更新行动,重点征迁地块实现“清零”。稳步推进老旧小区改造,35个小区安装电动自行车、汽车充电桩80余处,施划停车位550余处,破解“停车难”“充电难”困局。常态长效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深入开展“城管进社区”试点工作,破解社区治理难点问题30余件,拆除新发存量及违建150余起,绣好基层治理“城管蓝”。
乡村建设更精美。接续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培育项目,全市先行探索乡村振兴示范多村连片联创模式,规划设计通过市级评审。大力发展“土”“特”“优”农业,完成3个千万元以上重大农业项目主体建设;御润家庭农场葡萄及田梦“缘粳粒”大米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白凤”“蜜露”水蜜桃获省级金奖,全区唯一。建成全区首家省级五星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现代农业更加优质优产。
生态环境更精致。深入开展“靓村美居、和美金沙”行动,整改交办环境问题800余件,整改率100%,实现“一户美、一时美”到“一片美、持久美”的提升。创新开展生态环境质量提升“百日百项”攻坚行动,累计完成攻坚任务94项,PM2.5和天气优良比率实现“一降一升”,水环境质量稳步提升,“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好愿景正在成为生动现实。
一年来,我们真抓实干增福祉,以民生聚民心,推动发展与惠民互促并进
在社会治理上求实效。坚持全要素赋能“精网微格”,打造多方联动的共治机制,管理服务的“触角”进一步延伸。建强专职网格员队伍,入户走访8万余人,办结各类工单、事件近3万件,办结率100%,打造了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金沙样本”。开展“清仓见底”式矛盾纠纷排查,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368件,化解率96.7%,基层治理的内生动力愈发强劲。
在民生服务上出实招。积极回应群众期盼,10件民生实事完成年度目标。持续扩面提标,发放各类救助资金4100余万元,城乡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8%。强化“金快办”品牌引领,“一件事”改革高效落地,创成“15分钟医保服务圈”省级示范点,率先在全区建成双拥示范街,街道退役军人红色先锋志愿服务大队获评省退役军人志愿服务“双百”先进典型。
在安全稳定上下苦功。坚持底线思维,进一步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聚焦城镇燃气、自建房等重点行业领域,累计开展各类专项检查390余家次,整改问题隐患560余处。牢固树立“护城河”意识,充分发挥“稳压器”和“减压器”作用,严格“日报告”制度,常态化开展接访下访,全面排查矛盾源头,切实筑牢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