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通州网!

通州:持续深化“百千工程”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

发布日期:2023-12-28 作者:沈维维 季佩华​ 阅读:1250


鸟瞰金沙街道金北村。 卑多敏 摄

百村示范,千村整治。今年以来,全区上下深入推进“百千工程”,对照产业美、生态美、环境美、人文美、常态美“五美”目标,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迈上新台阶。

近日,记者走进石港镇睹史院村,只见村民的房前屋后干净整洁,新提升改造的“白改黑+彩虹路”吸引了不少居民、游客和骑行爱好者前来“打卡”。

今年,睹史院村以“百千工程”为抓手,实施人居环境整治工程,呈现出“净、绿、美”的新貌。“在村庄环境整治方面,我们加大了人力和物力的投入,在原有保洁队伍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村庄管理员队伍,明确区域重点,加强作业频次,确保村庄干净整洁。‍‍‍户厕改造和污水治理方面,我们加大整改力度,目前全村所有农户家都安装了马桶,无害化卫生户厕做到全覆盖,居民集中居住点的生活污水全部接入小型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人居环境得到大改善、大提升。‍”睹史院村党总支书记镇永忠说。

睹史院村是一片秀丽的渔湾水乡,在加强人居环境整治的同时,该村以特有的渔湾“水乡湿地”资源为载体,以传统文化为魂,以美丽田园为韵,以农业旅游为基,加快农文旅一体化融合发展。“今年,我们立足自身实际,科学制订乡村发展规划,深入梳理地域文化特色,严守生态湿地红线,做大做强乡村旅游,不断提升有机稻米品质、扩大种植规模,积极发展健康养生产业,我们村成为一个望得见湿地、看得见沟塘、留得住乡愁的魅力乡村。”谈及睹史院村的发展变化,镇永忠的脸上是藏不住的喜悦。

和睹史院村一样,金沙街道金北村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近日,记者在金北村采访时看到,占地面积400亩的荷花池上,一座廊亭相连的观赏平台已经完工,范仲淹大型雕塑也已落成。“我们建造了观赏平台和范仲淹石像,准备打造课外研学品牌,这是整个农业项目的一期。”金北村党总支书记刘峰表示,“下一步,我们还将围绕荷花池建造观光小火车道,方便市民休闲赏花。同时再填平20亩地,打造开心农场,让孩子们来体验农业种植文化,学习农业知识。”

作为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建设试验区,金北村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利用近郊资源禀赋和集中连片的土地资源,大力发展葡萄、枇杷、西瓜、草莓等现代特色农产品种植,面积超4000亩。在发展特色农业的同时,该村还积极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子,打造“先锋直播间”,建成农产品电商展示中心,组团开拓高端农产品市场。刘峰表示,“金北将按照‘五美’要求,完善基础设施,加强基层治理,不断刷新乡村‘颜值’。培育特色产业,推动农旅融合,拓宽增收渠道,扎实推进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让产业更强、村民更富、村貌更美,努力将示范村建成南通乃至全省城市近郊农业的生动样板。”

按照全市“百千工程”计划,今年我区要建成乡村振兴示范村8个(含持续打造)、先进村16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先进村68个;2024年计划建设乡村振兴示范村8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先进村68个。向着这一既定目标,我区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推动在建项目快出成效、多出成果,加快探索农业农村现代化新路径。同时,以现有9个省级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和12个乡村振兴市级示范村、22个先进村为基础,推进片区化、组团式、带状型发展,加强美丽乡村与美丽城镇、美丽田园、美丽河湖、美丽公路统筹贯通,以“绣花”功夫推进片区有机更新、风貌提升。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花继东表示,“将坚持先行示范、典型引路、以点带面理念,通过差异化打造、特质化发展,以示范村、先进村辐射带动多村连成片,实现全域化提升。”

乡村振兴,让村庄产业更兴、环境更美,农民收入更高、生活更幸福。随着“百千工程”的推进,美丽乡村成为人们宜居宜业的美好家园,通州将在打造全省美丽乡村“示范样本”工作中交出漂亮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