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通州网!

东社镇做好“四篇文章” 绘就基层治理新“枫”景

发布日期:2023-11-10 作者:鲍仁 阅读:661

近年来,东社镇以党建为引领,做好“四篇文章”,因地制宜创新“枫桥式”工作方法,从源头加大基层治理工作力度,提高调解工作质效,为优化一流营商环境保驾护航,绘就基层治理新“枫”景。

加强宣传,做好“普法文章”。东社镇充分发挥村(社区)调解员、法律明白人、学法用法示范户的能动作用,采取边排查、边调处、边普法的方式,宣传《人民调解法》《民法典》等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各村(社区)法律顾问定期到村(社区)开展法治讲座、法律咨询,在法润民生微信群以案释法,引导群众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纷争,用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

整合力量,做好“多元共治文章”。镇村两级人民调解委员会依托网格化管理平台,发挥司法行政工作站作用,通过实地巡查、入户走访、法润民生群收集等方式,全面摸排婚姻家庭、征地拆迁、劳资、医疗、邻里、土地等易发多发矛盾纠纷。常态化开展“公调对接”“诉调对接”,整合多方力量,激发基层治理活力。截至目前,开展矛盾纠纷排查1200余次,预防化解矛盾纠纷110余起。

主动调解,做好“矛盾化解文章”。对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逐一登记造册,组织分析研判。同时充分发动网格内党员、乡贤达人、热心群众等各类人员,结合人民调解员、法律顾问、政府职能部门、社会组织等多方力量协同配合、共同发力,协助调处化解矛盾纠纷。对突发重大矛盾或化解难度较大的矛盾纠纷启动应急预案,制订化解方案和措施,综合运用法律、政策、行政等手段提高纠纷化解质效,今年以来调处亡人纠纷3起,调解金额200余万元。

德法结合,做好“化解技巧文章”。将“忠孝文化”融入基层治理,积极推进红色文化传承,在调解中采用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方法,发展老党员、退伍老兵担任调解员,析法明理、谈情讲义。采用单独或集中的方式进行劝解疏导,同时积极征求纠纷各方当事人的调解意见、建议,用热心、真心、细心、耐心、诚心平息各类纷争,真正做到热心为群众排忧解难,全力化解各类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