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中秋国庆假期,“水街19点·乐享南通州”艺术展示活动每晚准时亮相南山湖水街,现场人头攒动,欢呼声、喝彩声此起彼伏……
近年来,我区紧扣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借力“中国曲艺之乡”国字号文化品牌,持续在文化繁荣发展、文旅品牌创建、文艺创作生产等重点工作上发力攻坚,擦亮通州的文化名片。
精彩好戏齐登场
“长假到处都是人,不想出门,但没想到在家门口也有这么精彩的表演。”在南山湖水街看表演的市民王女士开心地说。“水街19点·乐享南通州”已经走到了第三季,为长假精心筹划的“国庆嗨翻天 有你月更圆”主题系列活动,共设置了诗会、歌舞、乐团、戏剧、杂技等八个专场,满足不同人群的文化需求。
此前,另一场区级重点打造的“zui美通州 豪情夏夜”2023年南通州文旅嘉年华暨大富豪啤酒节上,巩汉林、高晓攀、陈寒柏等名家带来一个个精彩的节目,现场人声鼎沸、座无虚席,共计10余万名观众度过了三个热情高涨、掌声如雷的夜晚。
据统计,今年7至9月,我区共举行“欢乐江海行”送戏下乡、百场通剧巡演、百姓歌手大赛、古沙读书节、“古沙墨华”美术书法精品展、“我们的中国梦”等文化进万家系列活动共计400余场次,惠及群众超200万人次。
精打细磨出精品
“我们把如何创造出老百姓更加喜闻乐见的节目作为重要抓手,给广大市民朋友提供多样化、高质量的演出,这才是真正的文化惠民。”区文广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区结合老百姓对文化生活的需求,突破常规、勇于创新,在节目内容上花心思、下功夫。
“南通州,唱繁华,美滋滋漫步在金沙……”著名评弹艺术家盛小云用吴侬软语缓缓唱出了通州日新月异的城乡面貌。这首为通州量身定制的评弹《披沙沥金我的家》,引得通州百姓连连叫好。除此之外,通州方言小戏《瞧这两亲家》、民俗情景表演《通州记忆》等节目都融入了本土元素,亲切的方言引发观众的强烈共鸣。
今年七月,通州建总员工、见义勇为英雄徐辉的故事感动江海大地。结合他舍己救人的事迹,我区原创音诗画作品《“辉”映人间——献给见义勇为的江海儿女徐辉同志》反响热烈,点击观看人数万人次。“动人的诗词与音乐完美结合,表达了对英雄徐辉的高度敬意和深切缅怀,也让我们更加了解他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的壮举。”市民顾阿姨看后潸然泪下。
文化“走亲”更走心
“新时代,人民群众对优质公共文化服务有了更多期待。”区文广旅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让通州百姓足不出户也能尽情观看演出,区文广旅局不断加强资源跨区域整合,让文化“走亲”的同时更“走心”。
双节期间,我区邀请了南通市艺术剧院、海安市歌舞团、如东杂技团等优秀团队,为通州人民带来精彩的文艺演出20余场,观看人数10万多人。“我们希望以文化做桥梁,架起南通县区之间的交流,共同推动文旅事业繁荣发展。”区文广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做强通州文旅事业,不但要“走出去”,还要“请进来”。今年,通州创新突破,诚挚邀请中国曲艺家协会、北京西城区文化馆等团队来到通州,精心挑选京剧、小品、口技、乐队等耳目一新的节目与市民见面。“通州之夜”文艺晚会精心组织策划了北京西城·南通通州“南北群文一家亲”专场演出,让通州百姓既领略到通州江海文化的魅力,又感受到首都北京的文化底蕴。“以前看高水平的歌舞剧要到大城市,现在家门口就能看过瘾。”精彩的表演获得通州市民的频频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