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通州网!

为了镇巴人民的光明世界

发布日期:2023-10-12 作者:徐艳梅 陆云芬 阅读:948

为了镇巴人民的光明世界

——区人民医院眼科主任医师杨爱民赴陕援医小记

10月8日下午四点多,结束了一台青光眼手术后,去镇巴县中医院取药的途中,杨爱民抬头四望,只见蓝天白云下山青青、水泠泠,路灯上还挂着庆贺国庆的红灯笼,“今天的镇巴真美啊!”

杨爱民去取的是调理肠胃、助眠的中药。自7月初来到镇巴,她和前来援医的同事因睡眠不好、肠胃功能紊乱都消瘦了,于是去当地医院看诊,中药调理一段时间后大家都有所好转,对接下来的援医更有信心了。

甘于奉献 主动赴陕援医

已经51岁的杨爱民原本可以不必跋山涉水三千里去援医的,但她支援镇巴的念头三年前就萌生了。那年,镇巴县人民医院眼科医生吴小梦前来交流学习,正是杨爱民带教的。吴小梦说,镇巴的医院眼科还不能独立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当地很多患者长年处于失明的痛苦中。“那时我就想,有机会一定要在有生之年为镇巴做些有意义的事,给镇巴人民带去光明。”杨爱民说。

今年7月初,支援镇巴医疗的名单出来,看到有眼科支援任务,杨爱民第一时间就报名申请了。区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陈建,党办主任奚秀锋,以及有着援陕经历的行风办主任吴斌,都担心她此去镇巴身体能不能吃得消,毕竟几年前杨爱民曾经做过肺部手术。杨爱民拿出认真制订的支援计划,表示了自己的决心,大家都放心了。“既然去了就不要藏私,把你的看家本领全部拿出来。”大家都和她开玩笑说。“那是当然的,不然我去干什么?”杨爱民豪爽地说。

其实杨爱民是个特别温柔细致的女子,三面齐的发型,温婉的笑容,像极了温柔而又坚定追求独立进步的“五四”女知识分子。作为眼科主任医师,杨爱民毕业于南京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曾两次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进修,擅长各种类型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包括高端功能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各类青光眼的早期诊断、药物及手术的个性化治疗,对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眼表疾病、屈光不正及近视防控、眼外伤等其他各类眼科疾病的诊治也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多篇论文。

7月20日下午,杨爱民与通州区支援镇巴医疗小分队带着领导的嘱托、同事的关心、家人的牵挂,启程前往陕西汉中镇巴。

到达目的地已是半夜过后。浅浅小睡了几个小时后,一场义诊拉开了杨爱民在镇巴的援医之路。“其实很累,但灯火阑珊的镇巴夜景、粗犷嘹亮的蝉鸣、镇巴卫健系统的热烈欢迎,还有义诊那天尽入眼帘的美景,让我分外喜欢这座山城,疲惫感很快一扫而光。”杨爱民的眼睛总是能发现特别的美。

医者仁心 精于术送光明

美妙的风景,无论如何描述都不如亲眼所见来得直接、震撼。如果目不视物,只能在黑暗的世界里摸索,将是常人无法想象的痛苦。来不及多欣赏镇巴美景,杨爱民就迅速投入工作。

义诊一结束,杨爱民就协助医生门诊、参加病区交班查房等,熟悉科室,了解当地病种,迅速摸清大概情况:长年白内障失明患者较多,复杂白内障患者较多,但因为县人民医院软硬条件不是很好,导致一些经济条件尚可的患者四处奔波去汉中或者西安就医,贫困患者只能长年处于失明的痛苦中。

根据科室具体情况,杨爱民以科室重点技术和新项目为抓手,结合自身特长优势,制订了具体工作计划,重点是各种类型的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

杨爱民在镇巴的第一台手术很快就来了,那是7月26日下午,事实上,这天下午她做了8台手术,其中包括主刀的6台复杂白内障。一名老年妇女因白内障失明多年,听说县医院来了外省的专家,赶紧跑来问诊。杨爱民根据她的情况,制订了手术方案。老人复明后,其侄子又来找杨爱民:“杨主任,我爸爸也是白内障失明好多年了,有没有希望让他复明?”原来,他爸爸十年前因为白内障视力模糊,就想在汉中做手术,但因为其是老师,特别害怕万一不成功怎么办?上了手术台又下来了。不多久,他爸爸就完全失明了,痛苦异常。检查后,杨爱民发现老人复明有希望,于是安排了手术。

这次老人没有再逃避。手术第二天,取掉术眼纱布的瞬间,老人颤抖了:太亮了,我不敢睁眼。三四天后,老人才适应了长久没见过的光明世界,一周后,视力达到0.5以上。当他亲眼看到亲人、能独自无障碍地走出屋子时,激动得差点儿流泪。长年身处黑暗,老人极其害怕再次掉落幽暗深渊,感激而信赖地拉着杨爱民问东问西,杨爱民安慰他:“放心吧,这个一般是终生的。”老人心安了:“杨主任,你什么时候回南通?”“我要在这里待半年呢。”“那好,等我恢复好了我再来做第二只眼。”

眼睛很小,前后径、垂直径不过两三厘米;眼睛又很大,一旦蒙住就遮蔽了世界。看着患者们重见光明后的开心笑容,杨爱民既欣慰,同时又更觉支医工作任重而道远。

授人以渔 展开手术带教

短短两个多月,杨爱民就诊疗专科病例1000余例,开展手术100多台。而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镇巴县人民医院眼科只有两名医生,眼科主任王兴明多次申请进修都无法排班外出;超声乳化仪是治疗白内障的重要设备,但镇巴县人民医院的超声乳化仪还是20年前的机器,设备级别低、稳定功能差,不仅增加了手术操作难度,也导致医生信心不足、患者信任度降低。

“心酸,也体会到这边医生的不易。”怎么在现有条件下尽快改变现状?杨爱民向医院申请更换部分超乳仪配件,调整合适的手术参数,明显提高了仪器的稳定性,增加了手术过程的安全性,也降低了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效提高了患者的视觉质量,增强了患者对白内障复明手术的信心。

进行眼科科内培训,与大家讨论疑难病历,开展教学查房、手术示教、会诊,无私分享和传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和手术技巧……杨爱民忙得不可开交,手机24小时开机,随叫随到。刚过去的中秋国庆双节,她也没有回家,反而是家人千里奔赴前去看望她。为更好地带教,杨爱民仔细观看王兴明的白内障手术视频,深入分析手术过程中出现前房浪涌的原因,总结经验。她还主动做“助手”,放手让王兴明和吴小梦练习,“这样才能让他们最快掌握技术,而且我在边上观看,也便于查看存在哪些问题,及时修正。”杨爱民说,他们都特别勤学好问,带教一周后,就基本能够按照她的步骤来做手术了。

技术的提升也增强了医生们的信心。王兴明高兴地说:“杨主任,你的手术方法安全,讲解易懂,我也不用外出学习了!”

整体水平的提升,使得镇巴县人民医院8月份的白内障手术台数环比提升了30%。

在杨爱民来镇巴之前,镇巴县人民医院尚未开展青光眼手术,很多青光眼患者因为没有及时手术治疗而永久失明。为了减少青光眼的致肓率,她和同事分享了各类青光眼的早期诊断、药物及手术的个性化治疗方案,来镇巴第二周就开展了白内障青光眼联合手术、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此外还开展了人工晶体复位术及儿童下睑内翻合并内眦赘皮矫正术等新技术,都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杨爱民的到来,不仅仅是给镇巴眼科医生带来新的理念技术、给白内障患者带来光明,也给更多潜在眼疾患者带来防患于未然的希望。

前赴后继 无私只因“爱民”

去取药的这天,镇巴县中医院领导对杨爱民说:“希望你也能来我们医院传授一些白内障手术经验,帮助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杨爱民答应了。

不用扬鞭自奋蹄。杨爱民早就在工作之余主动参与医院组织的义诊活动,翻山越岭,深入村户,向群众宣教眼疾预防治疗保健等知识,增强他们的就诊信心。“还有三个多月,我将抓紧时间继续做好眼科建设,开拓业务,让镇巴同事尽快独立完成各类型手术。我也希望自己能继续扮演‘光明使者’的角色,让更多患者重见光明!”

所谓民者,万事之本也。名为“爱民”,杨爱民确能想民所想,急民所急。作为一名医生,她用医者仁心,深切感受眼疾患者的苦楚,并为他们的康复不遗余力,因此在患者间获得了极高的声誉。

在杨爱民之前,区人民医院就已经有十多个医生前赴后继奔赴镇巴,发挥各自专业优势,通过带教、会诊、技术指导、手术示教、举办学术讲座等方式,使镇巴县医疗单位在医院管理、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诊疗操作规范化、医疗服务能力提升等方面取得明显效果。

自2017年通州区与镇巴县结对以来,两地互帮互促,共同发展,区人民医院也与镇巴的医院结下深厚友谊,成为亲密兄弟、合作伙伴,镇巴县先后派出近20人次前来区人民医院交流学习,区人民医院则倾力教授,涵盖行政管理、内科、外科、肿瘤科、ICU等重点临床科室,每个前来学习的人回去后都成为医院的骨干力量,甚至能独当一面。在这来来往往中,两地医生履行了救死扶伤的神圣职责,也共同搭建起了苏陕友谊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