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巧雅致的金新兔儿灯、工艺精湛的五接板鹞风筝、酥脆香甜的西亭脆饼、醇香甘润的刘桥黄氏浆糟酒……9月26日,在“文明花好 情满月圆”通州区“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文化活动现场,新时代文明实践“夜集市”上游人如织,展现出通州非遗文化魅力。
记者刚到集市,浓郁的香味早已四处弥漫,追随香气而往,发现了来自石港非遗体验区的鰝虾。鰝虾,源于石港古代渔民用盐水煮虾保鲜,当时因为没有制冷设备,渔民捕捞了大量金钩虾,就在船上用盐水汆制,其特殊的鲜美滋味让人唇齿留香。摊位上摆放的鰝虾色泽鲜艳、个头饱满,来往市民纷纷试吃购买、赞不绝口。“这个虾必须要新鲜的做了才好吃,我们都是一个个挑的,保证大家吃了满意。”石港非遗体验区鰝虾摊主单德云说。
孩童的嬉闹声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这才发现兴东糖画摊位前早已被围得水泄不通。只见摊主施剑锋用汤勺将橙黄色的糖浆搅拌均匀,随后舀起一勺,在预备好的铝制板上勾勒爱心、兔子和蝴蝶等各色图案,随后再将木棒裹上糖浆附在糖画之上,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图案便跃然“纸”上。施剑锋说:“我爷爷以前就是做糖画的,从小看着他做,便对糖画有了深厚的感情,现在很开心能把老手艺传承下去,希望大家喜欢,进而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了解,“夜集市”设置了近2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摊位,涵盖了戏曲谜盘、风筝、蓝印花布等非遗文化体验,花灯、编织、糖画等传统文化展示,以及移风易俗、全民阅读、网络安全等文明知识宣传和助农直播,还有爱心志愿商家特色美食的加盟,为居民群众送上缤纷多彩的食、购、娱、展、演“嘉年华”。浓浓的“烟火气”在流光溢彩中升腾氤氲,“花好月圆人团圆”的欢乐景象最抚人心。“这里的摊位很多,来自我们通州的各个乡镇,让我看到了每个镇不一样的传统文化,感受到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市民杨朱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