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顾宇彤,1970年出生于通州区金沙街道,通州高级中学1988届校友。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骨科教授,医学博士,沪西南脊柱外科中心主任,曾任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骨科副主任。掌握英语、法语两门外语。
通高情缘
通州高级中学在顾宇彤上学时叫南通县中学,包括初中和高中部。如今回想起来,他都非常感谢教过他的每一位老师。“在我的成长过程中,老师们付出了大量的心血。”顾宇彤回忆,印象深刻的是初一班主任姚卫星老师、初三班主任茅顺乐老师和高三班主任倪佰癸老师,“特别是茅老师,初一初二我的成绩在班上排第十名左右。初三时茅老师教给我们反复记忆学习法,每天把当天的学习内容复习一遍,周末把一周的内容复习一遍,月末把一月的内容复习一遍,三个月时把所有内容再复习一遍,到期中、期末考试时学习内容基本上已经重复三四遍,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已记得很牢,所以我的成绩最后跃至全班第一,免考保送县中的高中部。”顾宇彤说,这段经历对他的未来人生具有重要影响,无论遇到多大挫折,总能让自己充满信心,不断努力,去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
2018年5月,正值顾宇彤高中毕业30周年,他在通州高级中学新校区组织了全年级聚会。“当时来了大概200多位同学,还见到了我们的老师,大家欢聚一堂、共叙旧情。我们年级还给母校赠送了一尊定制的陶行知铜像,放在通高新校区人和大厦里,表达我们对母校的感激和眷恋之情。”
奋斗人生
2001年至2004年,顾宇彤在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攻读骨科博士并获得学位。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顾宇彤参加援外医疗队在摩洛哥工作两年,被授予“优秀医疗队员”称号,被评为“2008-2010年度中山医院优秀共产党员”,独立撰写并出版一本32万字的现代纪实性随笔《我在摩洛哥当医生》。2018年3月,顾宇彤参加国家卫健委举办的全球卫生人才培训班。2019年9月,他参加在吉尔吉斯斯坦举行的第二届上海合作组织医院合作联盟论坛并代表中国发表演讲。
作为一名脊柱外科医生,顾宇彤擅长脊柱外伤、退变、肿瘤、感染及畸形的手术治疗,特别是微创手术治疗。发明徒手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技术(freehand MIPS)及PTES椎间孔镜技术(顾氏椎间孔镜技术),相关文章发表于权威SCI杂志。主编一本专著《PTES椎间孔镜技术》,该技术荣获第二届“上海职工优秀创新成果奖”优秀创新奖、第34届上海市优秀发明金奖。他还多次在世界骨科大会、全球脊柱外科大会、国际微创脊柱外科学会全球论坛、国际创新脊柱外科学会年会、亚太脊柱外科学会年会、亚太微创脊柱外科年会、全国骨科年会等国际国内专业大会上作大会发言。
作为从通州走出去的医卫界人士,顾宇彤一直关注着家乡的发展。他经常回通州会诊手术,为患脊柱疾病的家乡人民提供最好的医疗服务。“我计划在通州成立一家脊柱专科医院,不仅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家乡人民,更重要的是利用我们在脊柱外科上的先进理念和技术优势,依托上海第三机场,辐射长三角、苏北地区甚至全国的患者,在南通医疗卫生领域建成一个治疗脊柱伤病的新高地。”
校友寄语
一百年的风雨兼程,一百年的饱经沧桑,一百年的树木育人,学贯中西桃李芬芳满天下。“通州高级中学英才辈出,功勋卓著,值此百年校庆之际,我衷心祝愿母校,积历史之厚蕴,更展宏图,再谱华章!祝各位老师工作顺利、幸福安康!”顾宇彤深情祝福母校的同时,也真诚地祝愿家乡发展得越来越好:“也祝我的家乡——通州建设得越来越漂亮、越来越繁华、越来越现代,祝家乡人民安居乐业,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