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贸市场不仅关系着千家万户的“餐盘”,更是城市文明形象的“脸面”。为了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我区加强农贸市场整治,为广大市民营造宽敞舒适的购物环境。
8月10日上午,记者走进第一集贸市场,“手拉手共建卫生城市,心连心打造文明通州”的宣传标语在电子显示屏上滚动播放,市场管理制度、公益宣传等宣传展板设置在显眼处。市场内经营摊位摆放整齐,过道清清爽爽。市场专管员张亚辉一边巡查一边叮嘱经营户要负责好各自摊位的卫生。“我们按照国家卫生城市的创建要求,每天早上都会组织人员对整个市场进行巡查,尤其是摊外摊和电瓶车、三轮车乱停放等问题,要求及时整改。同时加大打扫力度,确保整个市场环境卫生无死角。”
针对市场内水产区积水较多的问题,市场管理人员还在地面铺设了防滑吸水垫,保持地面干爽。“我们专门派了两名保洁员8小时不间断地打扫和刮水,确保水产区的环境卫生。”张亚辉说。
在金东新城农贸市场,地面整洁,过道宽敞,摊位食材摆放有序,蔬菜区、鲜肉区、熟食区、副食品区等功能分区科学规范、布局合理,整个市场秩序井然。“我经常会过来买菜,不管什么时候来,地面都很干净,环境真的不错。”市民李海烽说。
根据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成立创卫工作领导小组,对照创建标准分析梳理盲点、难点、堵点、弱点等问题,及时研究解决的办法,对标对表提质提效高标准做好卫生创建各项工作。对创建范围内的农贸市场及周边食品、餐饮生产经营主体开展全面排查,建立摸底台账和问题清单,对证照制度不全、“三防”设施不完善、环境卫生“脏乱差”等突出问题进行全面整治,做到不留盲区、不存死角,确保工作实效。
“我们对每个市场都进行了全面检查,并利用宣传栏、LED显示屏等媒介播放相关宣传标语、张贴创建宣传海报等,全面提升市场主体对卫生城市创建的知晓率、参与率,营造全民参与创建的浓厚氛围。”区市场监管局综合监管科科长史昊旻介绍,目前经营户都比较配合,他们还将对一些基础设施较差的农贸市场进行全面提升改造,“这也是通州区农贸市场提升三年行动工作实施方案的内容之一,希望在这个过程中全区的农贸市场面貌有一个较大的提升,进一步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