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峦层林尽染,平原蓝绿交融,城乡鸟语花香。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决贯彻生态绿色发展理念,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着力在制度设计、观念转变、技术创新、保护方法上下大气力,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生态发展口号,一个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中国正展现在世界面前。
“观念新了天地宽,环境一改幸福来。”据统计,2022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86.5%,重污染天数比例首次降到1%以内。走绿色生态发展的道路,是人们追求美好生活向往的需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习近平总书记用切实的行动和生动形象的语言告诉了人们绿色生态的理念创新。2022年,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0.1%,万元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0.8%。
生态兴则文明兴。进入新时代,生态文明发展成为一道必答题。湖北武汉将曾经的汉阳炼钢厂冷却池废弃地块打造成如今的滨江生态公园——张之洞体育公园,开园一年多便累计接待游客超100万人次,群众好评率超过95%;江苏南通五山地区全面实施生态修复保护工程,拆迁“散乱污”企业203家,腾出修复岸线12公里,如今青山葱茏叠翠、江豚成群嬉戏;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白坪村经多年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森林覆盖率达到75%,“硫磺矿区”实现从“黑色印象”到“绿色基调”、从“矿区伤疤”到“中药材园区”的华丽转身。绿水青山间,中国进入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百姓富生态美的新图景日渐丰盈。
生态修复是一项系统性工程,绿色生态的形成、生态环境的治理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用“工笔画”的精神去实践、用“绣花针”的功夫去努力,更需要世界各国同舟共济、共同努力,任何一国都无法置身事外、独善其身。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已经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新征程上,我们将继续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不断增强我国在全球环境治理体系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积极引导国际秩序变革方向,形成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不懈努力。
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万里河山更加多姿多彩。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如今,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已进入实现生态环境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让我们同筑生态文明之基、同走绿色发展之路,用“生态绿”为“美丽中国”提质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