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通州网!

暴雨来袭,他们全力应对!

发布日期:2023-06-20 作者:顾艳王志飞徐静怡沈维维 阅读:669

区交运局:打好“组合拳”应对“暴力梅”

6月19日,在345、328国道上,辖区公路养护人冒着倾盆大雨,通过水泵把道路积水抽除,再利用挖机、铁锹、十字镐等工具将边沟、过路涵洞内的淤泥、草木、砂石等废弃物全部清理干净,及时恢复边沟和过路涵洞的正常排水能力。

6月17日,南通正式入梅。这几天,“暴力梅”来袭,通州辖区出现大到暴雨,最大降水量高达110毫米。针对强降雨天气,区交通部门第一时间组织召开动员部署会议,落实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守制度(见下图,左蔚 摄),压紧压实各项防御措施,做好梅雨期防汛工作。为确保辖区内雨水边沟排水畅通、不发生内涝,交通部门启动相应应急预案,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组织养护人员对辖区内的管道边沟进行安全检查、疏通及维修养护等工作。

记者了解到,在汛期前,交通部门与养护公司打好“组合拳”,对辖区内所有的管养道路进行了全面的清淤疏通工作,积极做好“雨前、雨中、雨后”排查工作,及时处理暴雨天气形成的塌方、路障及病害。同时组织养护人员做好路肩、边坡整理,及时清理边沟、涵洞中的淤泥、垃圾、杂草等堵塞物,共清理雨水井16座、边沟20多千米,清理桥下空间两处,顺利完成辖区内管道疏通工作,以应对“暴力梅”。


区住建局:加强监测 及时排涝防汛

为应对汛情,区住建局水环境管理科成立40多人的专业防汛队,对城区道路排水管道进行清理、疏通,最大程度保障城区畅通。

据悉,汛期,该部门出动移动泵车3辆、管道专用清洗车1辆、联合疏通车1辆、柴油自吸泵6台等,全程跟踪雨情,并根据不同预警启动响应机制。

“只要发现积水点,我们将立即前往现场进行排涝,24小时监测雨情、水情、灾情。”区水环境管理科副科长顾浩宇说,“同时执行好防汛值班制度,加强与区气象部门、水利部门的联系沟通,在暴雨来临前提前开启闸站、闸门,保证内河走洪顺畅、畅通。”


区城管局:严阵以待 确保及时高效处置环境卫生问题

6月17日以来,“暴力梅”上线,区城管局高度重视,迅速拟定应急预案,全力做好强降雨防范和应对工作。

为快速有效地处置紧急情况,南通天宏环境服务有限公司建立了分工明确的环境卫生防台防汛应急处置保障体系,成立防台防汛工作领导小组,对井盖排水、井口杂物清理、路段排水巡查、各类垃圾清运、化粪池外溢清理等各类环境卫生情况进行了周密部署。

6月19日下午,在城区奥邦广场前,环卫工人瞿小萍正冒着暴雨在清理雨水井口上的落叶(见上图,金锋 摄),以防因落叶堵塞井口影响排水而造成路段大面积积水。

“在暴雨期间,我们领导小组将不间断开展路上巡查,一旦发现紧急突发的环境卫生问题,立即通知应急保障队伍快速到现场及时高效予以处置。”天宏公司副总经理陆志刚介绍。

区农业农村局:加强汛期农作物田间管理指导

​受连续降雨影响,我区部分地区的旱作农作物不同程度受灾。6月19日,区农业农村局组织农技人员前往部分镇村对农作物汛期田间管理工作进行现场查看和指导。

一大早,作栽站的农业技术人员冒雨来到金沙街道金北村查看农田的受灾情况,发现水稻田间农作物影响不大,但大豆田里普遍出现涝情,局部地区旱作物涝情严重,对农作物正常生长造成影响。

农业技术人员开展分类指导服务,提醒农民要因地制宜采取排涝措施,确保第一时间最大限度排出田间积水。“水稻苗床一定要做好排水,避免长时间深水淹苗,出现水过秧心的现象。大田水稻移栽秧苗正处于根系恢复期,对已栽水稻立即开好平水缺,防止积水淹苗;等待泡田移栽的稻田,迅速关闭各排水口,做好田间保水。”区作栽站站长吴永军表示,大豆、玉米等旱作田块要立即排除田间积水,做到雨止田干,防渍害伤苗。

此外,专家强调,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已经到了播种关键期,要视天气情况抢播抢种,避免播种后大雨,同时播后利用土壤墒情良好契机,及时做好化除工作。

区农业部门还组建了专家组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田排涝与苗情管护工作,并积极为受灾农民联系保险公司进行赔偿,保护受灾农民权益,保障我区粮食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