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奋进的通州”大型融媒体新闻行动暨高质量发展基层采风活动首站走进凤凰宝地——石港镇,沉浸式感受该镇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石港镇立足通州北部发展强引擎的目标定位,高位谋事、高点定位、高效布局,坚持园区、镇区、景区、生态农业区“四区联动”发展战略,全镇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作为全区二级载体平台开发的先行军,石港这座流淌着灿烂历史文化的千年古镇向史而新、向新而进,在接续奋斗中不断创造全新的石港记忆。
新的记忆,是石港经济发展创新动能的汇聚
图为落户石港科技产业园的标龙工业综合体项目。卑多敏 摄
在现代化厂房鳞次栉比的石港科技产业园区,这里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的蓬勃朝气让人感受到经济发展的活力脉动。
南通新三能电容器有限公司一期项目生产车间里,品类繁多的电子元器件从流水线上鱼贯而出。从下料到成品,只见机器转,不见人忙碌。企业负责人何云杰告诉记者:“随着智能化的发展,车间内16条生产线只需要4名工人,生产效率至少提高了6倍。”目前,该公司生产的产品成为飞利浦、雷士等知名电器品牌的配套零部件。
由于市场空间大,一期项目才投产3年,企业又投资上马了二期项目。“目前,二期正在进行主体厂房建设,预计明年4月投产,全部达产后预计年产电容器7亿只。”何云杰介绍。
“因为有政府的帮助与支持,实现了‘拿地即拿证’‘拿地即开工’,这增强了我们投资人的信心。”在标龙工业综合体建设现场,负责人李银辉介绍,这个投资5亿元的产业载体已全面开工,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将建设15栋高标准厂房,园区以智能装备、汽车零部件、新材料为主导产业。据了解,目前已有二三十个项目有初步入驻意向,预计最终能招引50家企业落户,解决就业3000人。
近年来,石港镇全面融入“1+3+N”产业承载体系,围绕园区“一主一新一智”产业定位,加快二级载体平台开发建设,现有各类工业企业近3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2家,覆盖了机械智能装备、高端纺织服装、新材料、医疗器械、食品加工等产业门类。
石港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候选人曹文峰告诉记者,今年以来,石港深入开展“营商环境提升年”系列活动,成立项目建设服务专班,推动标龙工业综合体、新周玻璃、格莱德健康科技等6个亿元项目开工建设,预计全年开工亿元以上项目12个;禾源木业、新三能电容器等5个在建项目有望今年投产,为经济发展积蓄更多动能。
新的记忆,是石港乡村振兴村美民富的实践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近年来,石港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着力推动新型农业主体提质增量,新开工规模农业项目73个,投入额超14.6亿元。
夏天是丰收的季节。记者走进石港镇渔湾米业公司,阵阵稻韵米香扑面而来。现代化的大米生产线上,剥壳、碾米、除尘、抛光、包装,全部自动化生产。企业负责人黄忠杰告诉记者,现在每小时可以生产10吨大米,公司有六七个品牌,由于品质稳定、口感香糯,产品在上海、苏南和南通本地市场热销,年产量2万多吨。
据了解,渔湾米业公司还联合周边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主体,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发展,带动周边群众增收致富。目前,石港镇创成国家级示范合作社两家,建成省级示范家庭农场11家,新增农产品注册商标19个,获评“省级绿色优质农产品基地和全程机械化示范镇”。
石港镇还持续放大“味稻小镇”稻米产业优势,成立了通州区大米行业质量合作社,全区23家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成为大米质量合作社首批社员单位。石港镇优源家庭农场就是其中之一。
农场主颜志荣原是一名农机手,2013年响应政府号召,在老家石港流转了100多亩土地种植粮食,2014年注册成立优源家庭农场。如今种植面积扩大到上千亩,每年生产优质小麦、水稻1200多吨,还注册了自己的大米品牌“优与”。“这是个新品种的好米。”颜志荣说,“今年,希望种出更好的水稻、更好的小麦,把我的稻米品牌推向更大的市场。”
新的记忆,是石港产城融合品质提升的转变
当前,石港镇正着力推进颐港三期安置房项目建设。 卑多敏 摄
“白虎大堂奉了命,都只为救孤儿舍亲生……”一段高昂清亮的京剧选段《白虎大堂》和阵阵喝彩声从石港老街广济桥社区中传来,每周二、周四石港戏迷们都能在这里过一把“戏瘾”。古朴的老街上空飘荡的不仅是悠扬的京剧声,还有石港特色美食窨糕的清甜香味,吸引众多食客前来品尝购买。
走进石港,既能看到蜿蜒曲折的老宅深巷、枝繁叶茂的参天古树,更能看到现代气派的居民小区、日新月异的城镇建设,古风和新韵相得益彰,历史和现代交相辉映。
“小区建设配备了新能源充电桩,户型面积布局科学合理,居住品质向商品房看齐。”在颐港家园三期建设工地,一天天加高的住宅楼不时吸引着待安置居民前来一睹新家园的“风采”。虽然是安置小区,但建设质量高、生活配套全。小区总建筑面积11.4万平方米,拟安置搬迁户652套,预计明年4月底前竣工。
当前,石港镇正着力推进颐港三期安置房项目加快建设,推动富港商业街、鑫港城提升入驻品牌档次;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广济桥社区公共服务中心、镇区图书馆;优化镇区路网交通,实施文山北路和石渚路提标改造等工程。“我们坚持规划引领,完善石港全域国土空间规划,科学有序推进‘多规合一’实用性镇区规划方案编制,实现‘一张蓝图绘到底’,让镇区活力进一步增强,城镇品质进一步提升。”石港镇党委书记王冬介绍。
科教、文体和医疗康养、金融等功能配套逐步完善,新城古镇交相辉映,富有江海平原特色的美丽宜居小镇已初具雏形。
“作为离南通主城区最近的南通市级中心镇,石港镇成为区域发展的‘C位板块’。”王冬介绍,根植于江海沃土的新石港积蓄着前所未有的新动能,全面融入“1+3+N”产业承载体系,加快二级载体平台规划建设,用更好的发展成效扛起通州“加快打造新高地、建设硬核区”实践中的石港担当、谱写新时代石港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