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通州网!

朱建光:追求毫厘不爽匠心的车床工

发布日期:2023-05-17 作者:葛燕 阅读:914


朱建光是南通通达矽钢冲压科技有限公司的一名车床工,自2007年进入公司以来,他攻坚克难,努力钻研电机定子铁芯外圆车加工技能,以追求不差毫厘的匠心,十几年如一日,在自己热爱的事业上钻研打拼、精益求精。

近日,在通达矽钢生产车间,班组长朱建光正在和班组成员反复测量、确认产品尺寸(见下图,葛燕 摄)。“我们做出来的东西一定要符合图纸上的要求,不能有毫厘的差别,不然就是不合格产品。”朱建光说。

自从进入通达矽钢公司以来,朱建光一直从事电机定子铁芯外圆车加工工作。2008年,公司进军风力发电电机市场,产品大外径、大长度、高精度给外圆车加工带来了巨大挑战。如果首批样品获得客户认可,就可以让公司在风电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在这样的背景下,产品的车加工重任落到了朱建光身上。面对挑战,他不畏艰难,调试车床、选择刀具,与工艺人员一起研究车加工方法,在脑海中一遍又一遍模拟车加工过程,将所有可能遇到的问题找出并解决,经常加班到深夜。最终在他的努力下,产品送样成功,自此公司成功占稳风电市场,并获得越来越多的市场份额。

去年,公司接到一批风电产品订单,但是这批产品的尺寸属于超大外径,公司之前没有做过。“它的外径超大,也超重,吨位达到6吨多,公司当时想到外面加工。我想,如果能够自己做,就能节约很多成本。”于是,朱建光和同事们反复测算和调试,终于做出了符合客户要求的产品。“后来我们陆续接到了200多台的订单,价值5000多万元。”朱建光开心地说。

技术精湛是公司同事对朱建光最大的印象。16年来,经过朱建光车加工的产品,没有一台因车加工问题被客户投诉,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而朱建光带领的车加工班组也一直是车间人员最稳定的班组,近十年来未有一人离职。在工作上,朱建光对班组成员从来都是倾囊相授,将自己的技能经验全部教给其他成员,还不断地示范、指导。在总结推广自己经验的同时,他还和班组成员一起学习新的操作技能,一起讨论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一起研究更好的作业方法。在他的带领下,班组成员多人多次获得公司“质量标兵”“质量能手”称号,班组更是获得年度“优秀质量班组”的荣誉。“在工作中,朱班长对车加工的尺寸、质量是严格把关的,他经常会到我们身边来检查尺寸是否合格。如果在车加工的过程中遇到困难,他也会及时给予帮助,共同提高产品质量。”班组成员赵生峰说。

朱建光现已56岁,作为公司车加工领域的“老法师”,他依然工作在一线,在岗位上发光发热,并时刻影响着身边的人。而他也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获得了公司上下的尊重。日前,朱建光荣获通州区劳动模范称号,面对荣誉,朱建光表示:“感觉自己更有责任把这份工作做好,我要继续起到带头作用,帮助更多的同事,让年轻人更快掌握技术,回报公司、回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