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现场观摩学习,看了苏州的农业示范园区和油菜网红打卡地,深知现代农业已是名副其实的‘第六产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样板就在身边。”上月,我区党政代表团赴苏州高新区、吴江区学习考察,这次考察让区农业农村局局长马锋深有感触。他表示,通州“三农”要加快转型、追赶超越、跨江融合,就要做好板块融合、产业融合、城乡融合三篇文章,加快农业强区建设“步伐”。
纵观苏州地区的发展路径,与“融合开放”的思路导向密不可分。就通州“三农”工作来说,同样要提高“区域板块”“业务板块”的黏合度、聚集度。我区将以示范园建设为突破口,合理统筹整合资源。坚持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一区一园”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与项目招引一体推进。“力争招引20个农业农村重大项目,推进‘小田’变‘大田’,新改建高标准农田3.6万亩。加大项目招商力度,引进带先进技术来、带投资项目来、带产品市场来的优质经营主体入驻园区。”马锋表示,只有形成筑巢引凤凤聚巢的良好生态,才能构建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格局。
吴江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聚焦产加销、农文旅一体化发展,培育壮大了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流通企业。对比之下,我区农业产业发展仍存在诸多弱项短板。对此,区农业农村局将把产业融合作为建设农业强区的关键抓手,以“农创融合”稳核心、“农品融合”强特色、“农旅融合”增效益,推动创新赋能、品牌提质、优势叠加。“一方面做好‘农创融合’,以示范园建设为中心,推进配套设施建设;加大与农业科研院校合作,推动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另一方面做好‘农品融合’,加快构建‘一片一特色、一镇一主导、一村一品牌’的现代农业产业布局。同时,还要做好‘农旅融合’,加快传统农业与乡村旅游等新业态融合,建设乡村旅游重点村镇,畅通农产品产销渠道。”马锋说。
乡村振兴既要百姓富也要生态美。马锋表示,要把乡村振兴战略贯彻好落实好,必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不断在乡村建设、村集体经济发展、公共服务保障、农民生活品质提升等方面实现新突破。“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乡村振兴示范建设并驾齐驱,推动乡村由美丽整洁向和美宜居跃升。以深化农村改革、壮大村集体经济和丰富农村业态创新驱动,让农民共享新一轮经济发展红利。”这次考察学习让马锋认识到,在资源配置并不均衡的现实状况下,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尤其需要向苏州等先进地区学习,思想再解放、办法再多元、资源再聚焦,真正把好的项目、好的机遇向农村的“钱袋子”倾斜,让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