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通州网!

分级诊疗给市民一颗“定心丸”

发布日期:2022-12-23 作者:葛燕 阅读:1220

“阳”了怎么办?无需盲目服药,避免扎堆就医

分级诊疗给市民一颗“定心丸”

近段时间,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不断优化,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也发生了不少改变。为做好新冠肺炎医疗救治工作,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制定并印发了《以医联体为载体做好新冠肺炎分级诊疗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中提到,加强新冠病毒感染者的分级分类就诊转诊。

据了解,目前南通市已经下发了《南通市以医联体为载体做好新冠肺炎分级诊疗工作实施方案》,方案指出,为适应疫情防控新形势和新冠病毒变异的新特点,按照“健康监测、分类管理、上下联动、有效救治”的原则,科学统筹区域医疗资源,以网格化布局医联体为载体,完善亚定点医院、定点医院、医联体和医联体外部协作的三级综合医院之间的转诊机制,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连续性,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方案,我区统筹现有医疗资源,发布了区人民医院、区中医院、区二院等26家发热门诊(诊室)的联系方式,205个家庭医生(团队)服务范围和联系方式,确保辖区居民网格化管理全覆盖。

但是,普通人对分级诊疗的了解不是很透彻,因此才出现了“囤药”、扎堆就医、增加感染风险的情况。区卫健委提醒,只要仔细了解分级诊疗,就会缓解焦虑,给大家吃上一颗“定心丸”。

无症状及轻症患者可以居家

目前奥密克戎病毒致病力下降,感染后大部分表现为无症状或轻型,重症病例非常少,大部分新冠病毒感染者都可以居家监测治疗。“居家监测和治疗是为了更精准有效地分层救治,一方面尽量避免新冠病毒进一步传播,一方面保障有限的医疗资源用于危重患者的治疗。”区卫健委医政医管科负责人张国炎介绍,一般情况下,无症状感染者无需治疗;对轻型感染者而言,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生活、睡眠的情况下,往往无需用药;体温在38.5℃以下的中低热感染者一般不需要吃退烧药;若高热38.5℃以上,可以服用退烧药或清热解毒的中成药等。但是对于年龄在65岁以上的,合并有肿瘤、慢性呼吸道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慢性肾脏疾病、自身免疫疾病等严重基础疾病的感染者,并且没有完成全程疫苗接种的,还应该加强健康监测,密切关注自身健康状况。

症状加重时可至医疗机构就诊

当市民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居家治疗不见好转时,可首选居住地附近的医院、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或联系您的家庭医生寻求帮助。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或气促;经药物治疗后体温仍持续高于38.5℃,超过3天;原有基础疾病明显加重且不能控制;儿童出现嗜睡、持续拒食、喂养困难、持续腹泻或呕吐等情况;孕妇出现头痛、头晕、心慌、憋气等症状,或出现腹痛、阴道出血或流液、胎动异常等情况。

目前,我区已公布发热门诊(诊室)联系方式、家庭医生(团队)服务范围和联系方式,医务人员将根据症状和相关情况给出具体指导意见。同时,对于辖区高龄、行动不便等感染新冠病毒的老年人,在开展健康评估的基础上,社区医务人员可提供上门巡诊或协助转诊。

病情较严重、超出基层诊疗能力的,根据病情转诊

“对病情较严重、超出基层诊疗能力的患者,我们建议根据病情转至辖区二、三级医院,必要时转诊至市级协作医院或总协作医院。”张国炎表示,主要是普通型病例、高龄合并严重基础疾病(心脏病、肿瘤等)但病情稳定的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以基础疾病为主的重型、危重型病例,以及基础疾病超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救治能力的病例;以新冠肺炎为主要表现的重型、危重型病例。“我们也提醒需要就诊的患者,应做好个人防护,最大限度避免人员聚集及交叉感染风险,保障自身安全。”张国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