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通州农路在全省背靠背考核中三次进入前五名,创造了全省第二名的好成绩;
2018年,通州获得首批“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荣誉称号;
2019年,创建“路通八方·州聚万家”农路品牌,通过省级验收且获评优秀;
2021年12月下旬,海五线十总段被评为2021年度江苏“美丽农村路”样板路,五接镇开沙环线、东社镇政合路被评为2021年度江苏“平安放心路”样板路,东沙大桥获得“水韵江苏”最美乡村桥单项奖,被评为“平安放心桥”。
“乡村振兴路先行”。党的十八大以来,通州农路在建、管、护、运营“四好”上全面发力,镇至村、村至组、组与组全域联通,县道成网成环,与穿境而过的沈海高速、通启高速等高等级公路连接,极大改善了群众的出行条件,有效解决了出行“难不难”、运输“通不通”、进出路“有没有”等一大批群众“急难愁盼”的道路交通难题,为提振乡村经济提供了强大助力。
初秋时节,五接镇开沙岛上风光旖旎、景色宜人。沿着开沙大道一路前行,在一片郁郁葱葱的生态林中,开沙岛农路驿站悄然掩映其中,站内设有休息区、超市,是自驾游客、行人休憩的好去处。
去年,我区依据自身特色突出美丽农村路建设,推动循环线路再提升。以开沙大道、东平路、政合路、成龙路、龙盛大道、于新路、石北横路为代表,大力建设“美丽农村路”,从路域环境、安防工程、品牌创建等方面提升,全面打造通州美丽农村样板路,扮靓农村生态宜居环境(见右图,张力 摄)。
家住刘桥镇徐园村村口的金文建老人一边和开车回村的熟人高兴地打着招呼,一边指着家门口平坦的农路说:“现在真好,农路都修到了家门口,过去这里只是砂石路,现在有了这条汽车都能进出的农路,日子过得真舒坦。”
路是建好了,但如何进一步把村公路管好、护好、运营好呢?“为解决这一问题,通州在充分征求多方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以南通市政府印发的《南通市关于全面推进农村公路‘路长制’实施方案》、南通市交通运输局《关于印发全面推行农村公路‘路长制’考核办法(试行)》等相关文件精神为蓝本,深化农村公路管养体制改革,推进农村公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制定出了具有通州特色的‘路长制’。”南通公路事业发展中心通州分中心农路股负责人说。
“上个月,金沙街道路长办与通州城区交巡警中队合作,重点排查了辖区国省道与农村道路交叉路口,共排查了14处存在安全隐患的路口,涉及龙盛大道、G228国道、城北中心路等路段,街道路长办迅速招标施工单位,目前安全隐患全部整改到位,确保了群众出行安全。”金沙街道农路负责人王飞介绍。
十年来,一条条宽阔平坦、安防设施完善的村道在各个镇(街道)延伸开来,串联起城市与乡村的经济和人文,让人真切地感受到高水平建设“四好农村路”所带来的可喜变化。目前,全区管养农村公路2340公里,通达到老百姓的家门口;成功创建省级县道文明样板路两条共25公里,省级农村公路管养示范镇1个、省级农村公路管养达标镇8个,区级示范村、达标村36个。“路通八方·州聚万家”农路品牌宣传标语随处可见,彩色宣传雕塑各具特色,与美丽农路交相辉映,通州农路品牌内涵不断升华。
“农路不仅为群众解决了通行问题,更是致富路、连心路。”南通格莱德纺织用品有限公司主任朱井华感受到了农路建设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他表示:“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我非常激动,相信届时农路基础设施将得到进一步提升,我们的乡村振兴之路将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