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中旬,走进兴东街道,干净整洁、生态宜居的乡村画面随处可见,一个个垃圾分类亭成为一道亮丽的乡村风景线。目前兴东街道所有村居实现垃圾“四分类”全覆盖,相关硬件设施配套到位,并建立垃圾分类引导员和宣传员队伍,定期开展相关宣传,引导居民做好垃圾分类,实现乡村环境常治长效。
文明城市长效管理是点亮文明之灯、擦亮文明之窗的坚实保障。长期以来,全区各地各部门做细做实文明城市长效管理工作,围绕城市急需、群众关心的领域,认真查找薄弱环节,加快实施背街后巷、农贸市场、公厕等提档升级工程,全力推动垃圾分类设施全覆盖,常态化开展道路设施、公用设施、无障碍设施等破损修复,在细微处用心、在细节上用力,持续巩固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
交通秩序、经营秩序和卫生秩序是石港镇一直以来推进文明城市长效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接送孩子时便利了很多”“秩序明显改善了,严管后成效十分显著”……广受周边居民好评的是石港镇米市桥南路。自2020年将米市桥南路设为“严管街”后,石港镇科学运用治堵保畅方法,逐步提高“严管街”管理水平,完善违停监控抓拍系统,合理规划增设停车位,加强停车秩序引导管理,全面优化路面通行率。除此之外,石港镇持续开展村庄清洁、厕所革命、垃圾治理和生活污水治理等四大专项行动,加快推进“以河养河”工程,推出一批“精品路线”,打造睹史院村、渔湾社区特色田园乡村,用以点连线、以线带面的方式全面助推人居环境提升。
文明城市长效管理,人人都是“主角”。在刘桥,有一群人每天在志愿服务小程序中“打卡”,有的志愿者分享自己在幼儿园前导护的体验,有的晒出自己与敬老院老人的合影,有的介绍核酸检测志愿工作中的心得……他们分享的是志愿服务的瞬间,“秀”出的是文明刘桥人的风采。刘桥以明德引领风尚,将文明嵌入百姓的生活,利用传统节日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活动,活跃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宣传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实施“七彩夏日”“缤纷的冬日”等公益服务项目,让“志愿有我”成为新风尚。一个个实践阵地、一场场实践活动、一桩桩惠民实事,让文明新风吹遍刘桥大地,让更多百姓参与文明实践,成为城市文明的一面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