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粮于地,绘制“良田”美景
金沙街道全面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阶段性任务
8月2日,艳阳高照。在金沙街道万顷良田高标准农田项目区,一条条宽阔平坦的柏油路,一排排随风摇曳的水杉树,一块块郁郁葱葱的稻田,构成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
截至今年7月底,金沙街道港北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已完成既定工程量,正开展区、镇两级项目验收工作。经过近一年的施工建设,完成建设面积0.82万亩,新建衬砌渠道28.3千米、排水护坡6.7千米、渠系建筑物2052座,拆建泵站2座,平整土地3307亩,填塞沟塘85亩,同时新建了仓库、晒场,配套了农田退水治理项目,规划实施了耕地质量自动化监测站、农田自动化控制及监控系统等智能化项目。
近年来,金沙街道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提高耕地基础和质量、落实“藏粮于地”战略的重要抓手,紧紧围绕“稳粮、优供、增效”目标,突出重点、优化布局,因地制宜、合力推进,取得了丰硕成果。2021-2022年度,统筹推进港北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金北村高标准农田提标项目,建成高标准农田超万亩,超额完成区级下达的建设任务。金沙街道虹西村600亩提标项目已经完成了初步设计,预计9月初开工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抓早抓实的工作经验得到上级主要领导的赞誉。7月,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桃林到万顷良田项目区调研,对金沙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粮食产量的做法给予肯定。
为加快金沙高标准农田项目的建设进度,实现精准管理,金沙街道通过建立“行业主管+项目管理+施工主体+监理主体”的“四位一体”管理模式,不断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协调机制、细化目标任务、加强工程督导抽查,全力打造高质量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加快补齐农业基础设施短板,突出抓好耕地保护、高效节水灌溉、生态化建设和智能设施设备的投入,确保真正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提高粮食生产综合能力,不断开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