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通州网!

通州法院通报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审判工作情况

发布日期:2022-07-21 作者:赵建明 阅读:794

通州法院通报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审判工作情况

民间借贷案件高发,总体趋于收敛

​7月20日上午,通州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审判白皮书,通报了2019年以来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审判工作情况。

自2019年9月集中审理以来,通州法院累计受理民间借贷案件3179起,民间借贷案件进入高发期。2019年月均受理44.75件,2020年月均受理62.58件,2021年月均受理128.58件,2022年上半年月均受理117.67件。通州法院积极推进诉源治理机制建设,开展非法金融专项治理,成效逐步显现。2022年以来,案件高发趋势有所下降,总体趋于收敛状态。

此外,通州法院还发布了涉及夫妻债务、情侣转账、高利贷、合伙人间债务、套取金融机构资金后转贷等类型的十二个典型案件。“原告向被告要款,原告提供的借条上约定了利息。但约定利息超过了当时的保护上限,即年利率36%,所以我们就超过部分抵算本金,现在民法典已明确规定禁止高利贷。”民一庭庭长徐淑华就其中超出法定利率保护上限的利息法律不予保护的典型案例进行了解释。

民间借贷因其自身借贷主体多元化、法律关系复杂化、证据形式多样化等特点,增加了案件审理难度。债权人提供的借款证据较为单一、电子证据不够完整,法院难以认定借款金额与借贷关系;受限于调查手段的局限,“套路贷”和虚假诉讼往往难以甄别;很多案件的借款人电话、住址等基本信息的缺失和有误,也会导致法院难以送达法律文书。

为妥善化解民间借贷纠纷,通州法院也采取了相应措施。徐淑华介绍说,“一是强化诉源治理,借助‘三官一律进网格’活动,加强与街道、社区组织的工作联动,针对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场所,及时掌握职业放贷和套路贷的线索,构建打击套路贷、虚假诉讼的前沿阵地,推进溯源治理。二是加强法制宣传,以民法典宣传为契机,宣传民间借贷的法律风险,开展巡回审判,以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典型案例的形式,提升社会公众的风险防范意识,从源头上预防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