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通州网!

往返“冰火两重天”的制冰人

发布日期:2022-07-20 作者:沈维维 阅读:825

从40℃到-15℃

往返“冰火两重天”的制冰人


炎炎夏日,通城气温节节攀升,“冰经济”也跟着热了起来。在先锋街道的富锋制冰厂内,开机、制冰、吊冰、搬运……制冰工人们迎来了一年中最忙的时候。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制冰也是一样。在六百平方米的制冰车间里,排列整齐的冰模子里注满了水。机器隆隆作响,技术员姚坤正在操作台上赶制冰块。“制冰需要12小时,养6~7个小时才能出来,然后吊出来洗,洗完之后再装车。”制冰一次周期是18个多小时,如果要实心冰块,还需更长的时间。

制冰是个体力活,每块冰都有50公斤重,搬运和储存都靠人工来完成。旺季人手不足,作为制冰厂的负责人,米飞经常自己上手。搬运过程中,只见他用钳子一夹,双手一起用力,大冰块瞬间滑到了叉车上,“钳子怎么使力很关键,要利用冰块的惯性滑动,搬起来就不那么吃力了。”这样的动作,米飞每天要重复上百次。

每年7~9月是制冰高峰期。这些天,机器和工人都是满负荷运作,几个制冰池循环操作,但冰块仍是供不应求。米飞介绍,生产的冰块主要用于蔬菜、水果、水产的保鲜,其中水产需求量最大。有的还会送到工厂,用于车间降温。还有核酸采样现场,医护人员也需要用冰块降温。“市场每天的需求量在150吨左右,我们加班加点,尽最大努力保证供应满足需求。”米飞告诉记者,近半个多月来,他们就生产了六万条冰块。虽然身处“冰冷”的工作环境,米飞却有一颗“热心肠”,他经常免费为镇上的核酸检测现场和疫苗接种现场送冰,为医护人员和群众降温。

制冰车间外是炎炎烈日,最高温度达到40℃,冷库里却是寒气逼人,最低温度达-15℃。每天往返“冰火两重天”的米飞,身上的衣服从没干过。“这份冷差事并不解暑,但是趁着现在生意好,能多做点就多做点。”米飞打趣道。中间得空,米飞从“冰窟”里出来稍作休息,没一会儿又起身向制冰车间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