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通州网!

辽宁货车司机在通突发心梗区人民医院“绿色通道”紧急救治

发布日期:2022-07-15 作者:徐艳梅 阅读:939

7月9日上午,区人民医院心内科病区,副主任医师王纬经查完房对患者王以斌说:“都挺好的,下午你就可以从缓冲病房转到普通病房了。”“太好了。我经常来通州,这次通州医生又救了我一命,这里就是我的第二故乡!”王以斌激动地说。

现年44岁的王以斌是辽宁大连人,从事货运工作,多年来往返通州、辽宁之间。7月5日14:30左右,正在装卸货物的他胸口突发疼痛,且没有缓解,工友将其送到区人民医院。17:24到达急诊室,17:26就完成了心电图检查,提示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医生立即启动胸痛救治流程,17:30王纬经赶到,再次确诊,根据病情需立即进行冠脉介入手术。

然而,由于职业的特殊性,王以斌近期途经多个省市,行程码极其丰富,和疫情防控措施有一定的冲突。治病救人是医院的第一要务,王纬经立即向院疫情防控指挥部汇报情况。经过权衡,医院立即开通绿色通道,同时采用三种核酸抗原进行排查,再加上胸部CT,降低了疫情风险。

18:28,王以斌被送至导管室,接受了急诊冠脉造影手术。“患者从发病到医院,间隔约三小时,非常凶险。对急性心梗患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所以我们边排查边诊治,生命第一。”王纬经说。

做介入手术本身就需要身穿沉重的“铅衣”,出于防疫要求,全体手术人员又穿上防护服上阵。一个多小时后,手术成功完成,大家的衣服都已湿透。对于这种工作状态,王纬经习以为常。

手术后,王以斌每天都做核酸和抗原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医生和他都松了一口气。“我孤身在通州,所有手续都是医生护士帮我办的,服务太好了!我到医院不到两小时手术就好了,一点都没耽搁,而且手术做得非常好,一点都不疼了。”死里逃生,王以斌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我母亲、老婆孩子在家赶不过来,非常担心焦急,后来知道我在医院的情况后,都放下心来。”

疫情防控下,就诊程序较以前多了。但心梗都是突发性的,胸痛病人急诊一般都不会有24小时核酸检测结果。因等待核酸检测及胸部CT检查等需要时间,而心梗救治时效要求高,且介入治疗需更多医护人员密切接触,防护难度显著增加,但区人民医院科学设计就医流程,畅通急危重症“绿色通道”,坚持“生命第一”,在严格遵守疫情防控要求的基础上,最大程度争分夺秒抢救病人。

据了解,区人民医院于2018年建成国家标准版胸痛中心,始终坚持“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的救治原则,在胸痛救治、管理、随访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效。胸痛中心成立以来,完成冠脉介入手术4800余台,其中急性心梗急诊介入治疗750余台,年龄最小的28岁、最大的94岁,绝大多数患者恢复良好,很快回归家庭。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急性心梗救治“黄金时间”是90分钟,区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对患者的抢救时间最快已达到26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