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之力“贷”动企业复工复产
一季度全区新增制造业贷款28亿元,增幅19.71%,增速全市第一
本轮疫情发生后,给实体经济尤其是抵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中小微企业造成较大影响。我区金融机构“火力”全开,通过创新融资方式、畅通融资链、加大支持力度,为企业复工复产注入有力度、有速度、有温度的金融力量,点燃企业发展“强引擎”。
走进位于兴仁镇的水旺食品公司,工人们正忙着清洗、加工、装箱。“多亏农行支持,我们才能开足马力赶订单。”企业负责人介绍,公司平均每日生产销售卤鹅、卤鸭等熟食10余吨,销往南通各大农贸市场,是居民重要的生活物资保障。疫情期间,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原因,公司资金周转出现较大缺口,农行南通通州支行获悉后,立即开启应急审批通道,为企业发放460万元贷款。
做好民生保供工作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关键一环,为此,全区金融机构铆足干劲,开通审批绿色通道,优化线上服务,优先保障重要物资稳产保供。
农户老丁从事农产品加工贸易,目前为江苏银行的存量授信客户,有存量农户经营贷200万元,该笔业务于今年4月份到期。4月,因疫情形势紧张,老丁的企业成为保供单位,销售虽大幅上升但资金回笼时间较长。为确保资金投入疫情保供,江苏银行通州支行在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为其申请了无还本续贷。业务审批后,通州因疫情防控形势的变化进入静默状态,为保障该笔业务,该行客户经理坚守岗位,完成了该笔业务的无还本续贷,帮助老丁缓解了还款压力,也为疫情期间的保供提供了帮助。
全力支持疫情防控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是金融行业的头等大事。今年以来,全区金融机构强化产业链供应链核心企业金融支持,快速响应核心及配套企业融资需求,全力纾困解难,确保金融“不掉链”,为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大家好,我是海晴医药的李炜,我们公司成立于2019年4月,专注从事医药研发产业。”近日,一场“云路演”在区行政中心第五会议室进行,海晴医药、复源新材料等企业负责人介绍企业发展情况,区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邀请相关投融资机构就企业资金需求进行对接。活动现场,新聚环保与南京证券达成意向合作协议。
受疫情影响,各类企业对资金需求激增。为精准对接企业痛点,我区切实发挥好金融、发改、科技、市场监管等联盟单位作用,创新建立起“投贷联动”融资模式,化解企业融资难问题。该模式通过建立重点企业“政银企”对接机制,引导“贷、投、保、育”各类金融资源向企业集聚,实现企业上市入轨全周期金融服务。截至目前,区内6支产业基金及区外优质投资资金已先后为区内20余家企业解决部分融资难题,提高了企业对资本市场的认知水平。
截至3月末,全区贷款余额1500亿元,比年初新增109亿元,增幅7.83%。其中,一季度,全区新增制造业贷款28亿元,增幅19.71%,高出全市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增速全市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