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通州网!

全省优秀农民工马卫东:异国他乡扬“南通铁军”风采

发布日期:2022-05-10 作者:沈维维 阅读:1008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许多建设者走出国门参与“援外”建设。每年,南通四建集团有限公司都有一批铁军健儿勇担海外建设重任,马卫东就是其中之一。

1986年,马卫东参加工作,从一名普通工人做起,先后参加过上海高荣新村、华敏世纪广场、南洋新都等项目的施工。2005年起,作为分公司施工员,他参与了昆山展览馆、常州龙城钢材市场等项目的施工,有着丰富的施工经验。

2019年7月,怀着忐忑与憧憬,马卫东告别家人,迈出国门,来到非洲的马里,投身马里巴马科大学卡巴拉校区二期工程项目的建设。“非洲这边旱季干旱炎热,雨季蚊蝇肆虐。施工现场塔吊林立,各种施工车辆来往穿梭,碾过砂石,尘土飞扬。”这是马卫东对马里施工现场的第一印象。他深知环境艰苦,任务艰巨,但他咬了咬牙,投身滚滚尘土。

马里巴马科大学卡巴拉校区二期项目位于巴马科西南科里克罗镇卡巴拉村,包括图书馆、孔子学院、实验楼、国家技术研究管理中心及语言中心等,总建筑面积25880.94平方米,总工期35个月。作为项目经理,施工期间,马卫东认真学习援外知识,充分理解“援外”的含义和“援外”工程的政治影响,积极践行“一带一路”精神安排中国技术工人“传帮带”传授当地工人施工方法,使其掌握建筑施工技能。

吃饭蔬菜单一,外出公路坑洼,途中安全没保障……在马里这样的条件下,马卫东一待就近三年。施工期间,这里发生了多次恐怖袭击事件、反政府武装政变、民众游行、政府改选、官员罢工以及持枪绑架中国人质事件等。但这些都没能动摇马卫东参与海外援建的决心,他始终践行着南通四建集团的海外经营战略,开拓一方市场,为中马友好作出积极贡献。

自2020年新冠肺炎在当地传播以来,马卫东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一天繁重的工作结束后,他还要利用休息时间组织项目人员学习防疫防恐维稳知识,做好项目人员思想工作和心理疏导。同时,配合管理组做好马方的对外协调工作,在保证安全质量的前提下,使项目进度得以有条不紊的推进。“我们严格按照内包合同、设计图纸、施工规范标准组织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多次得到马方政府的表扬,使公司形象乃至于国家政治影响在外方进一步得到提升。”马卫东自豪地说。

疫情之下,马卫东已连续三年未归,和众多海外建设者每日在烈日下抢工期、抓进度。今年,他被评为“全省优秀农民工”。黝黑的皮肤、满身的灰尘、一脚的泥土……在非洲艰苦环境的打磨下,他的脸上透露出异常稳重的表情。“目前,项目已进入收尾阶段,正在进行外场道路施工和室内装修设备安装施工,但是受国际形势影响,施工材料运输受阻,回家的日子又要延迟了。”尽管在夜里枕着异国他乡的星光,他依然在思乡的梦里等待旭日再起,继续投入大干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