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反复,扰乱了春天的脚步,金沙街道的基层干部们没有片刻迟疑,他们闻令而动、冲锋在前,积极投入到疫情防控各项工作中去。他们没有豪言壮语,只有默默奉献;不计个人得失,只为守护生命健康。他们用初心书写责任担当,在疫情防控战场上传递着令人动容的脉脉温情,书写着感人至深的抗疫故事。
执法巾帼绽芳华
“妈,我今天晚上不知道什么时候结束,你先带孩子们睡吧。”略带疲惫的声音从角落传来,金沙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局执法队员戴婧挂断与婆婆的电话,穿好防护服继续投入核酸检测信息登记工作。
近日,金沙街道组织全员核酸检测,一天之内必须完成辖区内全员检测,时间紧、任务重,金沙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局应街道要求,抽调60余人承担核酸检测信息登记工作。考虑到戴婧的爱人目前在东社参与抗疫工作,家里又有两个孩子,街道未把她列入此次登记员名单。但是戴婧得知消息后主动请缨,把两个孩子暂时交由婆婆照顾,毫不犹豫地和其他同事赶赴抗疫一线。
由于任务紧张,戴婧早上五点就要出门,晚上九点多才回家,只能在吃晚饭的间隙,利用微信视频给自己上小学的大女儿辅导作业。“现在正值关键时期,我又是一名预备党员,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戴婧说。
最美“后勤保障兵”
面对疫情防控的紧张态势,金沙街道党政办开启了24小时“待机模式”。
3月29日晚,金沙街道党政办的工作人员已经连续待命了15个小时,距离正式开始第一轮核酸检测只剩6个小时的准备时间,如何把44个点位近20种物资在第一时间有序发放到位,这成了摆在他们面前的第一项任务。接到指令,他们迅速开展工作,发布通知、盘点物资、制订发放方案、检查防疫环节……这群抗疫“老兵”默契配合着投入了战斗。“我这边需要80件防护服”“给我20瓶消毒液”……每个人都化身搬运工,一刻不停地忙碌着,分工协作、井然有序,最终仅用了两个小时就完成了全部物资的发放,为村(社区)争取更多的点位准备时间。
在第二轮核酸检测圆满结束,所有人都准备下班回家的时候,已经连续工作19个小时的党政办工作人员顾不上吃饭,马不停蹄地转战下一个战场——集中医学观察点。随着疫情防控形势逐渐严峻,短短三天时间,金沙辖区的集中医学观察点从5个扩大到10个,物资保障的压力也成倍增加。为了保障所有集中观察点运行,党政办工作人员须第一时间采购、盘点、核对、搬运、分配,大家早已经记不清每晚接了多少个隔离人员的电话,也记不清因为琐碎小事在深夜来来回回跑了多少次。“只有我们做好保障,才能让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和工作人员更好地工作。”金沙街道党政办主任瞿燕说。
“隔离点的事等不得!”
4月6日上午,金沙街道政法和社会管理局副局长徐晓林将辖区内的隔离点又检查了一遍。“因为这六个隔离点是新启用的,所以这几天必须天天过来检查改造情况,确保万无一失。”
从2021年7月开始,徐晓林就战斗在疫情防控隔离点这个特殊的阵地。从前期选址谈判、人员安排,到酒店内外部改造、后续管理团队对接、业务知识培训,他都事无巨细,已然成为隔离点建设管理的行家里手。此次疫情的突然袭击,他带领团队奋战三天三夜有序启动了六个隔离点。由于工作太忙,徐晓林的肾结石手术被一拖再拖,他总是说“隔离点的事等不得。”
当这场疫情的“倒春寒”突然来袭,金沙街道政法和社会管理局的同志们闻令而动、连夜请战、勇敢逆行。学林东苑小区进入封闭式管控后,金沙街道立即启动战时机制,政法和社会管理局积极响应,连夜参与重点密接对象的全方位流调工作。通过“网格+警格”模式,以时间为线、以区域为点,迅速全面摸排风险对象的时空伴随者。6名工作人员整整一夜不眠不休,完成了重点人员的流调,还落实了19人以及6家单位的闭环管理,并同步做好区域消杀、人员管控、店铺封闭等紧急措施。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笃行方显珍贵。”金沙街道的基层干部们把初心写在行动上,把使命落实在岗位上。有了他们的奉献和努力,在疫情的大考下,雾霾定会散去,曙光必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