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正在大润发超市生鲜肉类区选购。
樊希萌 摄
在第一集贸市场,各类蔬菜供应充足。
樊希萌 摄
尽管疫情当前,但通州想方设法拎稳“菜篮子”,满足市场供应,消费市场依然秩序井然。
记者从区商务局了解到,根据4月1日最新调查情况看,城区5家大型超市当日库存储备量可以正常供应城区居民3天以上的生活需求,通州农批市场蔬菜供应基本满足需求,其余各类物资备货充足。
商户:“连夜补货,绝对满足购买需求”
4月1日,记者探访我区菜场和超市,蔬菜、果品等供应充足。
一大早,城区第一集贸市场人来人往,蔬菜、肉类、水产、熟食等菜品种类齐全、质地新鲜。“昨天半个小时就卖掉了100多斤肉,今天来买肉的顾客明显减少了。”猪肉经营户刘谢进告诉记者,“我们有多个货源,请大家放心。”来到蔬菜售卖区域,经营户张乐乐同样告诉记者:“本地市场菜源充足,市民们不必担心。”
随后,记者走访了城区大润发、文峰千家惠等大型超市,发现超市内新鲜的水果蔬菜堆满货架,米面粮油、家禽肉类品种齐全,速冻、方便食品花样繁多,现场秩序井然。
“目前蔬菜的供货量、备货量都是平时的四五倍,我们连夜从盐城地区组织了货源,组织了很多优质的当季蔬菜。”大润发生鲜部经理毛亚萍介绍,目前超市多数生活必需品的库存量充足,确保满足顾客后续的购买需求。
在文峰千家惠,工作人员正在有序上货。休酒课课长曹素霞告诉记者:“现在超市蔬果货源还是比较充足的,往日每天的储备量在500公斤左右,现在已经达到一吨。”
市民:“不用囤积,不担心买不到菜”
走访中,记者明显感受到,和前几日相比,集贸市场、超市的顾客变少了,也更有序了。
“我每天都要来市场买菜,昨天稍微囤了一点,买多了也不新鲜。”家住星源花苑的市民张胜国一边挑铁棍山药一边告诉记者,他准备再去买点鱼和虾,“今天看市场上菜很多,我想这些必需品政府一定会稳住,我一点不担心会买不到。”
“昨天在集贸市场买了三天量的蔬菜和肉,今天准备买点水果,来这里一看,感觉完全没必要囤物资!”家住师范桥新村的市民吴女士正在大润发挑选新鲜的苹果,她坦言之前确实有点担心,但再来到超市,看到物资充足,心里很放心。
不少市民都表示,菜还是要买新鲜的,完全没有必要大量囤积。市民陆女士简单买了点蔬菜,她直言:“相信政府,相信国家,我觉得没必要多买。”市民季女士在大润发逛了一圈,“蔬菜都挺新鲜的,品种也比较齐全,价格也还可以。”
部门:“大家放心,‘菜篮子’量足价稳”
为全力保障疫情防控下市民的“菜篮子”,区商务局督促重点商超、农贸市场迅速备货补货。按照最新“5+1”监测机制要求,区商务局将通州农批市场(南通中实农副产品物流有限公司)加入每日保供监测。
根据4月1日最新调查情况看,城区5家大型超市当日库存储备大米37.07吨、面粉6吨、方便面3.84万袋、矿泉水2.85万瓶、食用油1.28万桶、速冻食品3.14万袋、鸡蛋0.45万公斤、蔬菜1.64万公斤、猪肉0.52万公斤。通州农批市场当日蔬菜交易量约85吨、猪肉8~9吨、鸡蛋8吨,大米面粉共计约25吨。
区商务局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科科长吴雅祺介绍,为进一步提升疫情防控和专业化服务能力,该局不断优化应急物资配备,特别是完善大型封控场所临时封控应急保障物资的实物储备。目前,除坚果、矿泉水和方便面外,其余应急物资已全部完成装袋,总计1000份应急防疫,“提醒广大市民按需理性购买生活必需品,不哄抢,不传谣不信谣。”
物价也是广大市民朋友关心的热点。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价格监督检查和反不正当竞争科科长单冬丽介绍,从3月25日起,我区陆续开展了对各类经营主体检查累计857家次,其中商场超市257家次、农贸市场282家次;签订价格承诺书168份,进行提醒告诫258家次,“目前来看,市场主体经营井然有序,价格也比较平稳。”
此外,为加强物资运输保障,截至3月31日,我区共有35辆货车办理《通行证》,高速防疫点将优先为这些运输车双采双检,快速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