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通州网!

通州全力打造“名特优”食品小作坊

发布日期:2021-09-19 作者:徐艳梅 陆秦天 阅读:1126





  9月15日上午,石港镇石渚茶食坊内,前来买月饼的人络绎不绝。透明的操作间内,工人忙着加工月饼,几名身穿制服的市场监管人员正在指导店主张建华如何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优化操作流程等。前不久,石渚茶食坊以全市第二名的成绩通过了全省“名特优”小作坊评比第一轮评估,马上将迎来二轮评估。

  今年,江苏省计划在全省培育300家“名特优”食品小作坊,逐步推动全省小作坊食品质量安全和行业水平整体提升。我区目前共有92家食品小作坊,在前期规范提升的基础上,筛选了12家具有地方传统特色、生产条件和发展前景较好的食品小作坊率先申报,并确定专人负责,制订个性化方案,帮助改善生产条件,充分挖掘产品历史传统、非遗工艺等,确保硬件软件文化底蕴全面提升,助力小作坊提档升级。

  石渚茶食坊有30多年历史,其窨糕制作技艺先后被评为市级和区级非遗。经过改造提升,其非遗特色更加明显,店面整洁美观,布局科学合理。张建华高兴地说:“这次参评‘名特优’对我们店来说可谓好处多多,可以扩大知名度,有利于提高销量。”

  相距不远的绿蚁酒坊软硬条件都很好,因而此次着重营造了传统文化氛围。进入酒坊,墙上挂着各式各样的酿酒工具,陈设着现代生产器具的操作间内张贴着酒文化古风宣传画。负责人张志坚表示,传统文化与现代工艺相结合,能更好地控制酒的品质。

  小作坊虽“小”,却关乎民生“大事”。近年来,通州全面推进食品小作坊基础提升、整治提优,提高准入门槛,加强监管质效,精心开展示范培育。培优的同时也不忘淘劣,2020年以来共取缔15个黑作坊,对小作坊违法行为立案17起。区市场监管局食品安全监管科科长刘永建介绍,下面,他们将针对第一轮风险排查检查出的问题,及时组织整改,并结合省级“名特优”“南通市示范小作坊”“江海名坊”等示范申报,进一步加强对小作坊布局、硬件改造、软件台账完善等环节的指导,“进一步放大示范引领效应,以点带面,不断提升全区食品小作坊规范化水平,最终实现‘改造一批、淘汰一批、提升一批、示范一批’,推动小作坊由‘小散低’向‘精特美’转型升级,让小作坊更好地传承本地特色饮食文化,凸显地道通州味道,让老百姓吃得放心、吃得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