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江苏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座谈会暨“两优一先”表彰会议上,通州特殊教育学校党支部被评为“江苏省先进基层党组织”。
区特殊教育学校是一所15年制特教学校,现有48名教职工、14个教学班、256名学生。学校党支部共有在职党员14名,其中,两名党员获评全国特教园丁奖,3名党员获评“通州好老师”,4名党员获评南通市学科带头人。
2015年8月,学校党支部勇于创新,率先组建“行走之光”党员送教团队,为全区重残在家不能到校上课的孩子提供点对点送教上门服务。区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党支部书记陆灵俊从区残联了解到,全区尚有几十名重残不能到校学习的孩子。“找到这些孩子,我们党员带头上门送教,一个都不能少!”在党支部会议上,陆灵俊对全体党员发出了“一个都不能少”的号召,党员教师纷纷响应。
“由于资料不全,很多孩子只有姓名、家庭住址,没有电话联系方式。我们的党员同志联系派出所户籍科、走访村委会、询问村民,几乎访遍了全区所有镇、街道。”回忆送教工作之初的不易,陆灵俊历历在目。功夫不负有心人,学校终于全面摸清了重残孩子的情况,完善了相关资料,并根据“一生一表格”绘制了一张帮扶送教的分布图,开启了漫漫送教路。
迈入新时代,区特殊教育学校党支部根据孩子们的实际情况,统筹规划,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送教服务的新方法新途径,大力开展“我是党员我帮你”送教服务,精准实施“一生一案”工程,开发“学科+生活、教育+康复”的个别化课程。
脑瘫少年王博文就是送教服务的受惠者之一。2015年底,区特殊教育学校排查到龄未上学孩童时,发现了王博文,并开展了送教上门。经过多年努力,王博文进步显著,已能够远程学习普通学校课程,他的坚韧不拔和永不放弃,激励着无数个重残孩子努力向上。今年2月,以王博文同学为个案的送教活动受到省教育厅、教育部高度关注,通州特校的“行走之光”送教经验向全省推广。
为了把送教上门做实做好,校党支部联合区教体局、残联、卫健委等多方力量和社会关怀,形成以“行走之光”党员送教团队为内圆、特校教师为中圆、普校教师为外圆的“同心圆”送教模式,打通了特殊学子教育公平的“最后一公里”。同时,校党支部引导党员教师充分发挥“我是先锋我先行”模范作用,在精准服务中实现“给每个特殊孩子合适教育”的目标,同心圆的外圆覆盖范围不断扩大。
“行走之光”行走不辍,爱心助学永不停止。五年多来,区特殊教育学校党支部率领的“行走之光”党员送教团队已行走1300多公里,先后为200多户家庭建档立卡,为100多名学生送教上门,为300多位家长开展康教指导,为500多人次提供精准服务。“行走之光”为更多孩子照亮了自强不息的求学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