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通州网!

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点亮东平村乡村振兴之路

发布日期:2021-06-23 作者:曾银霞 袁飞 王丽华​ 阅读:1078


  6月9日上午,区委宣传部组织开展的“百年奋斗史·硬核南通州”之“圆梦全面小康”融媒体新闻行动走进东社镇东平村,来自南通和通州的媒体记者实地感受了该村在乡村振兴、乡风文明、产业兴旺等方面的崭新面貌。

  当天,记者在东平村公共服务中心项目建设现场看到,该项目已经封顶。“这个项目于去年11月开工建设,占地面积7313平方米,预计今年10月投入使用。项目建成后,将集党群服务、新时代文明实践、党性教育、农耕文化展示等功能于一体,在为老百姓提供全方位服务的同时,也是宣传和推介我村特色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平台。”东平村党总支书记曹仪介绍。

  自2019年被列为江苏省第三批特色田园试点村以来,东平村围绕“特色”“田园”“乡村”三个关键词,充分挖掘乡土文化特色,探索产业发展路径,优化湖泊、农田、村落等空间要素,努力推动东平村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从“方案”走向“实施”、从“设计”走向“实践”。

  东平村产业现状主要以一产为主,特色农业主要包括芦笋种植及设施蔬菜种植。东平村有位芦笋种植能手——姜朝晖,已种植芦笋十余年。记者来到姜朝晖的芦笋种植基地时,他正在基地观察芦笋长势,为芦笋浇水。姜朝晖介绍,通过芦笋新品种实验试种示范、大棚内套小拱棚加铺地膜等技术,他们优选出早生优质高产芦笋新品种,被列为江浙沪地区芦笋主要推广品种,“现在基地的芦笋已经长了40多天,再过半个月就可以移栽到大棚,元旦就能有产收。”

  在姜朝晖等致富能人的示范引领下,芦笋正成为东平村的富民产业。东平村第一书记邓迎春说,远期规划东平村芦笋种植规模将达到1000亩,依托芦笋种植发展健康餐饮和芦笋采摘体验,将形成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全产业链生态模式。同时,村里还将打造农产品深加工集中区,通过延长农业产业链,带动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沿村里的健身步道缓行,可以看到路旁利用闲置房屋改造的三栋不同时期的民居,生动述说着当地百姓生活的时代变迁。“这几年,我们村不管是村居环境还是农民生活水平,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晚饭后在这里锻炼锻炼身体或者看看乡村大舞台的表演,心情很舒畅。”东平村9组村民季汉芳说。

  近年来,东社镇以东平村作为东部核心区,在打造特色农业产业、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盘活村级已有资产、加强平安法治建设、带动村民共同富裕上下功夫,着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村,树立乡村振兴典型。东社镇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工作负责人陈妍池介绍,“下一步,我们将总结东平村建设过程中的好经验、好做法,串点成线、连线成片,以高标准农田建设和低端大棚转型升级为突破口,不断发展融现代化高效农业、定制化农产品生产、生态文化休闲服务等于一体的农业新业态,进一步打造产业有特色又有特质、村貌有颜值又有温度、乡风既和谐又有深韵的新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