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金沙街道育才社区组织30位居民开展“粽香端午”网格邻里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不多时400多个“爱心粽子”包好被送至辖区内困难居民家中,为这些家庭带去暖心温情的端午祝福。
卑多敏 王冬梅 包灵玉 摄影报道
金沙街道:巧手包粽传爱心
6月11日上午,金沙街道虹西社区联合辖区内南通正华糖酒有限公司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践行党史情暖端午”包粽子比赛。
只听工作人员一声令下,18位技巧娴熟的包粽达人快速进入“战斗”。短短二三十秒,一个棱角分明的粽子就包好了,穿粽、插粽等不同样式的粽子让人大开眼界。活动现场欢声笑语。“我连续四年参加包粽子比赛,拿不拿名次是次要的,只要和老邻居们在一起高兴、热闹就好。”70岁的张林昌开心地说。
“中国共产党在什么时间成立的?”“新世纪党的三大历史使命是什么?”……比赛前,还开展了党史知识问答。活动结束后,比赛包好的200多只粽子及其他慰问品被送给社区12名老党员和困难家庭。“谢谢,这粽子真香。”接过粽子,家住虹南北村的困难户王金强脸上洋溢起幸福的笑容。
近日,安康社区联合江苏银行通州支行开展了“粽情飘香迎端午,文明新风进万家”活动。
现场几十个居民挨着桌子排开,拿粽叶、顺齐、翻折、灌米……不多会儿就包了几大盆粽子,社区将部分包好的粽子送给辖区20多户贫困家庭、残疾人家庭、低保户、失独家庭,让他们感受快乐的节日气氛。残疾人顾丽娟感慨地说:“真是太谢谢了!逢年过节社区都会想到我,就像家人一样,我这心里惬意。”
活动期间,社区还进行了端午习俗、食品安全、文明城市、安全生产等知识宣传和有奖问答。社区党总支书记王芳说:“开展这次活动,既让辖区居民了解传统节日,传承民俗,又增进邻里感情,丰富居民的精神生活,促进了和谐社区建设。”
刘桥镇:学史增信,“粽”情端午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6月11日上午,在刘桥镇秀水园体育文化广场,生动有趣的党史知识互动问答正在进行。端午节将至,刘桥镇以“学史增信立德树人欢乐邻里‘粽’情端午”为主题,将党史教育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掀起学史新热潮。
当天的活动分为两个环节,在“学党史悟初心”环节,党史经典以歌舞的形式展现在村民面前,大家现场听完党史故事微宣讲后,镇政府还给学校的孩子们赠送党史学习绘本资料。在“邻里‘粽’动员”环节,除了防诈骗专题宣传、旱地龙舟竞赛等活动,还有12名村民参加了欢乐邻里包粽子比赛(见下图,樊希萌 摄)。包好的粽子被送给社区里的贫困老人。家住刘桥社区的钱扣贞参加完包粽子大赛后,获得了端午大礼包,“和大家一起包粽子过节,既好玩又有意义。”
先锋街道:多彩活动庆端午
6月11日上午,先锋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组织机关干部开展“浓情端午粽叶飘香”包粽子比赛。
折粽叶、装米、定型、缠线……参赛选手们好生熟练,围观的年轻干部看着“前辈们”动作娴熟地包出一个个粽子,纷纷跃跃欲试,跟着学起来。圆的、扁的、四角的……看着形态各异的粽子,大家忍俊不禁,现场充满了欢乐气氛。“小时候常常看奶奶包粽子,今天学了一下。这对年轻人来说也是一种技艺的传承。”周圩村村干部成霜说。
街道还组织青年干部们学习制作香囊,并将香囊制作这一传统习俗和廉政教育结合起来,在每个香囊上缝上“廉”字,提醒广大青年干部要时刻保持清正廉洁。
随后,街道将机关干部亲手制作的美味粽子和精美香囊送到辖区内的敬老院以及空巢老人、低保户、困境儿童、少数民族家庭等特殊群体家中,为他们送上美好的节日祝福。
平潮残疾群体喜迎端午
临近端午节,平潮镇残联联合花坝村退役军人红色先锋志愿者服务队,组织16名残疾人开展了“粽叶飘香迎端午”活动。
活动邀请老师给大家介绍包粽子所需的原料及制作程序,讲授包粽子的具体方法及技巧。大家纷纷动起手来,从折粽叶、装糯米、放红枣,到定型、缠线,不一会儿,一个个结实饱满的粽子成型了。为了能包出精致的粽子,大家忙得不亦乐乎,好不容易包好一个,亦不忘争相展示。现场气氛浓烈,其乐融融。
此次活动既使残疾人朋友获得了一技之长,又增进了他们之间的亲密联系和相互交流,弘扬了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也丰富了残疾群众的生活。
区残联举办“学党史 送健康粽叶飘香慈母心”活动
6月11日,区残联组织22位残疾人代表及残疾人母亲在东社镇开心农场举办了“学党史送健康粽叶飘香慈母心”活动。
活动分“学党史”“送健康”“送心理辅导”“包粽子”等环节。东社卫生院副院长戴昌平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将具有指导性、实用性的健康知识送给大家。在包粽子比赛环节,各位参赛选手拿出“看家”本领,短短几分钟之内,一个个精致的粽子呈现在大家眼前。残疾人代表张燕感慨道:“在端午节来临之际,区残联还想到我们这个特殊群体,组织了这样一个活动,让我们很感动。”
活动最后,区残联工作人员将比赛包好的粽子送到残疾人之家,让残疾人朋友感受到节日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