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通州网!

“我的身体是母亲给的,但生命和成长都是党给的。”

发布日期:2021-06-10 作者:徐艳梅 阅读:1404



于健(右二)给孩子们讲红色故事。周钰纯 摄

编者按

百年之路,风雨兼程;百年党史,灿烂辉煌。有一群人,在战争年代,他们坚定信念,浴血奋战;在和平时期,他们不忘初心,践行使命。岁月流转,他们始终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共产党员。为了更好地学习先进典型、汲取榜样力量,全区各级党组织广泛开展“我的入党故事”交流分享,我们从中精选了10名90岁以上的老党员进行了采访。即日起,本报开设“不忘初心——我的入党故事”专栏,一起品味他们的入党故事,学习他们的崇高思想。

我叫于健,老家在十总镇,7岁那年父亲去世,家里穷,只能去学磨豆腐做童工。早上4点就得起来,连做12个小时,小老板还要骂我打我。我吃得了苦,但受不了气。1940年底,听说来了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是穷人的队伍,我就想去当兵。一天,我看到一支队伍从十总往二窎方向过去,他们披着大斗篷,穿灰色衣服、草鞋,看上去像是别人说的新四军。我辞别了母亲,走了18里路,在北兴桥赶上了他们。

那年我14岁,个子正好一枪高。他们觉得我太小,不收。我“死磨硬泡”终于留下来,并且成为南通警卫团政委韩念龙的警卫员。在部队,我识字、学文化、练打靶,知道了很多革命道理。最初选择当兵是为了吃饱饭不受欺,慢慢我觉得要为人民求解放。我处处以共产党员为榜样,由于表现好,第二年就如愿入了党。

很快,我就亲历了战斗,车桥和南坎战役印象最深刻。车桥战役中,我们连共130多人死伤70多人,很惨烈,但全歼了鬼子和伪军。南坎战役也是,没子弹了,就拼刺刀、肉搏战。我眼睁睁看着鬼子的刺刀刺进了战友陈勇生的肚子,战友王长贵也牺牲了,我和他们头靠头睡了好几年呐!淮海战役足足打了七十多天,没饭吃,就在冰天雪地里挖草根,不过比之前吃棉絮好多了。参军八年,我记不清打了多少仗,打鬼子我是不怕死的,大家都不怕死,共产党员就是要为人民求解放谋幸福,不怕流血牺牲。

幸福生活真的来之不易,是多少人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我身上留下了17个“洞”印,都是子弹对穿造成的,伤疤更多,脊柱里至今还有一颗子弹,阴雨天就隐隐作痛。但我很幸运,我还活着,老伴相伴,三个儿子全当兵,全家三代九个党员,虽然房子老旧、家具简单,但和牺牲的战友相比已经太好了。很多战友牺牲时才十八九岁,每次战斗结束,一块二尺布从头裹到脚,挖个大坑,一起埋葬。他们风华正茂,却为解放中国、寻找光明而死。我常常去烈士陵园缅怀他们,鞠躬敬礼,告诉他们:你们的愿望早就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变成了现实。

我的身体是母亲给的,但生命和成长都是党给的。虽然已经94岁,但我还能发挥余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继续做好党和政府的宣传员、服务员、调解员,奉献到死,才算完成我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