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位于石港镇乐观村的南通丰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一派繁忙的景象,一车车秸秆陆续运往仓库,这些秸秆经过粉碎、打包,变成了大大的“包裹”(见上图,曾银霞摄)。经过40多天的发酵,它们将成为奶牛的“口粮”,实现变废为宝。
据悉,南通丰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于今年初成立,一期投资总额2000万元,在石港镇乐观村和平潮镇颜港村新上了两条国内技术领先的秸秆饲料化利用生产线。公司总经理丁立明介绍,该公司由南通绿源和南通百佳共同投资,绿源公司主营秸秆压块,从事秸秆能源化利用二十年,是南通市农业龙头企业;百佳公司主营牛饲料草,年销售饲料草十万吨。
“公司采用目前国内领先的秸秆饲料化技术,将秸秆粉碎后加入微生物菌种进行发酵,制作成适口性好、营养丰富的牛饲料。”丁立明介绍,经过发酵的秸秆质地柔软,具有酸香的气味,还改善了秸秆的营养价值,牛吃起来适口性好,吸收率更高,因此受到很多大企业的青睐。目前,公司在技术、供销方面与现代牧业、蒙牛乳业、宁兴集团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拥有强大的技术储备和良好的产品销路。
记者在公司生产现场看到,一捆捆秸秆堆得像一座座小山,“除了石港本地,附近有些镇村的老百姓也把秸秆送过来加工。”丁立明介绍,公司每条生产线的秸秆日处理能力可达800至1000吨,目前,每条生产线每天处理秸秆约500吨,还未达到最高极限。预计全年秸秆销售总量将达5万吨,年销售额可达5000万元。
对废弃的秸秆进行回收利用,加工成可以保存、营养价值高的奶牛饲料,既实现了秸秆的综合利用,又带来了经济效益,不少村民加入“秸秆运输队”,多了一笔“纯收入”。“过去的秸秆要么用来做柴火,要么一把火直接烧了,现在这些‘废品’变成了‘香饽饽’。我给公司当搬运工,一天也能挣不少钱。这真是好!”志田村34组村民张铁均喜笑颜开。
“现在正值夏收高峰期,公司将把所有送到我们指定点的秸秆处理好、利用好,为打赢秸秆禁烧这场硬仗贡献一份力。”丁立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