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七点,川姜镇繁忙的“淘宝村”还略显沉静,街上零星几辆三轮车飞驰而过,附近工厂或作坊里隐约传出机器的声音。姜灶社区党总支书记曾晓焱早早就从家里出发,到社区居委会开始一天的工作……这样的早晨,他已经整整重复了12年。2000年,意气风发的曾晓焱来到姜灶社区工作,经过多年基层一线的艰苦磨炼,2008年他被推选为社区党委书记。十多年来,他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工作方法,在赢得奖杯的同时,更赢得了群众的口碑。
姜灶社区常住居民6000余人,外来人口4000余人,企业40多家,作坊100多家。在辖区内的新街路三岔路口处,常年有不少电动三轮车、小型货车、小型面包车等车主开展客运业务以及家纺物资运输等,逐渐形成了一个“客运市场”。疫情期间有群众反映,一些营运者不戴口罩从事载客运输,部分车辆的卫生消毒工作也不到位,存在安全隐患。
川姜镇高度重视,立即开展专项整治。作为社区“一把手”,曾晓焱当仁不让成为“第一责任人”。“我们与执法部门联合行动,利用小喇叭宣传发放《告知书》,引导持证合规的运营人员在人员密集场所做好个人防护。”经过一段时间的整治,原来聚集聊天候客的一帮“奔奔哥”悉数不见,无序停放的各种车辆也都各归其位。
几年前,中通物流项目落户姜灶社区,本是为社区添砖加瓦的好事,但难题也随之而来:征地拆迁涉及三个组不少家庭的加工作坊,拆掉作坊等于断了他们的财路,一时间村民纷纷抵制。曾晓焱主动向镇党委请缨,带领党员干部包干到户,一家一户做思想工作,并且主动帮他们联系标准厂房,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仅仅三天,曾晓焱等人就完成了69户拆迁任务。
“我们大事小事都找他,有他在,我们老百姓放心!”说起曾晓焱,社区群众和同事们都竖起了大拇指。在曾晓焱的办公桌上,放着一本《民情记录本》,里面密密麻麻记录着住户急需解决的问题。“到群众队伍中去,倾听群众心声,了解群众所盼,才能掌握真实情况,真正解决好实际问题。”这位朴实的社区“领路人”道出了自己的初心,只要看到居民脸上的笑容,他就感到很满足。
21年来,曾晓焱扎根社区,尽自己所能,为社区居民办了大量好事、实事,得到了居民的一致认可。他先后荣获“江苏省千名领先骨干”“南通市明星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通州区十佳村干部”等荣誉称号。去年,他又被推选为“通州最美三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