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冬日暖阳微风里,刘桥镇第二十四届风筝节在刘桥小学拉开帷幕。
风筝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刘桥镇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又是南通板鹞制作技艺传承基地,文化底蕴深厚。每年农历三月初一,来自四面八方的板鹞爱好者以及许多板鹞、哨口制作艺人都会齐聚刘桥,参加风筝节活动。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风筝节推迟举办。
活动现场,特色风筝集中展示,孩子们在操场上一同学习风筝节历史和风筝文化,随后学校组织学生画风筝、制作风筝,在实践中感悟、学习。刘桥小学六(3)班的朱琳玉从小就对风筝文化有所了解,“今年参加了风筝节活动,既能玩又能学到新知识,很开心。”
多年来,刘桥小学以风筝及其文化为支点,撬动和驱动学校“丰·真精神”的培育与创新,提升办学品质。上月,该校《乡土风筝文化传承与“项目式学习”课程建设》成功入选江苏省中小学课程基地和学校文化建设项目。
当天,南通供电公司还对学生们进行了安全放飞宣讲,并与刘桥镇风筝片长们一起交流风筝放飞安全工作。南通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主任陈晓建介绍:“结合风筝节的开展,我们走进刘桥小学,让安全用电、电力保护的意识从小培养,共同营造安全的风筝放飞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