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植保无人机演示现场。 陈啸天 摄
无人机收割、机械秸秆捡拾打捆、灭茬施肥播种、无人机植保……11月11日,江苏省农业领域安全生产现场推进会在通州区召开,副省长赵世勇来到田梦粮食种植合作社和十总镇育民村新型合作农场,现场观看农技人员操作演示,听取通州农业领域安全生产经验介绍。他认为,作为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达到95.3%的通州,在“平安农机”方面的工作值得肯定。
据了解,我区通过投入购机补贴、作业奖励等财政资金6000余万元,撬动社会资本1.2亿元,加速推进农业机械化向全程全面高质高效转型升级。目前,全区农机总动力50万千瓦。
农机的广泛运用推动了粮食生产的机械化、智慧化,可如何保障农机使用的安全呢?作为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我区加强农机安全网格化监管工作,编紧织牢农机安全监管网络,走出了一条以村干部为主体、以农机安全管理为目标、以区域工作绩效评价为手段的村级农机安全协管员队伍建设之路,解决了农机安全监管“最后一公里”空白的问题,基层农机安全监管和公共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田梦粮食种植合作社成立于2015年,现有联合收割机、轮式拖拉机、高速插秧机等配套农机具40余台套,农机资产总值达600万元。合作社发展实物型“全托管”服务模式,承包土地2600亩,农机作业服务面积4000多亩,服务农户1500户。
2017年,区农业农村局在田梦粮食种植合作社增设农机安全监理便民服务点,提供定期检验、驾驶人考试、安全教育和农机新技术新技能培训等服务,实现政社共建,为农业安全发展保驾护航。
提高基层农机人员素质是做好农机安全工作的重要保证。2014年10月,我区出台文件明确镇级落实专人负责农机安全监管工作,每个村至少配备1名农机安全协管员,当年,全区212个村实现全覆盖,此后,逐年提高村农机安全协管员工作补助标准,截至去年底,全区累计发放经费285.65万元。区财政还将农机“送检下乡”活动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每年足额安排实地检验费用40多万元。
自2015年起,按照标准对联合收割机、拖拉机每台补助机手1000元,对符合报废更新补贴条件的,区级叠加补助每台6000元,有力地推动了年度检验制度的落实,当年农机年检率提高了46%,拖拉机登记率超90%。
事实证明,农机安全网格化监管能够有效推进农机安全责任落实、有效促进农机化管理资源融合、有效提升安全生产整治成效。今年初,村级农机安全协管员组成变型拖拉机上门排查行动队,开展逐台走访活动,讲深讲透政策规定,帮助解决实际困难。3月,我区在全市率先实现存量变型拖拉机报废“清零”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