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余大桥桥身接受“手术”,延长使用寿命——
南通首例全桥吊杆更换工作启动
本报讯 (记者 顾艳 通讯员 左蔚 刘雯)9月16日,在金沙街道金余大桥桥身东南侧,首根吊杆正在更换,在经过第一次索力转换后,原系杆拱被逐级割断,现场观测员确认标高观测值正常,首根吊杆顺利安装完成(见上图,顾艳左蔚摄)。
金余大桥位于X212北袁线,建造于2011年,横跨通吕运河,为主跨80米的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全长157米,宽17米。系杆拱桥的系杆是桥梁拱肋上的关键受力构件,其使用寿命关系到拱桥的整体寿命和安全。这虽是一座“年轻”的桥,但车流量、人流量一直饱和,加之部分桥梁部件开始腐蚀,伤病累累。
去年,区交运局公路管养科定期巡查时发现该桥系杆存在安全隐患,迅速上报区政府,将其列入维修计划。
为此,区交通运输部门专门召开金余大桥加固维修工程推进会,明确了常规处置、更换吊杆和防水改造等维修步骤。南通公路事业发展中心通州分中心农路股股长吉红军表示,全桥吊杆更换在南通市内尚属首例,此次进行的桥梁吊杆更换面临着吊杆型号复杂、对吊杆长度测量要求精确度高、昼夜温差引起桥面线形高度不一样等问题,施工难度大。
更换起来有多难?从施工准备至吊杆安装完成,每一步都得精准计算,更换一根吊杆就要一整天。施工单位负责人李宝学表示,金余大桥全桥需更换30根吊杆,将有效延长使用年限10~15年。更换工作完成后,将进行桥身钢结构涂装,预计11月底全部完成。
金余大桥外部封闭,在不影响施工的情况下,在桥中间开辟了一条临时非机动车道,以满足通吕运河南北居民出行需求。
近年来,区交运局强化桥梁管理维护,开展定期巡查和超限运输检查,加强桥梁监控,实现“一桥一档”,及时有效排除桥梁隐患。今年已完成全区14座较大桥梁的安全检测,即将全面启动400余座县乡道农桥检查,抓好农村桥梁管理工作,进一步把好交通“安全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