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这座老闸的拆除方案能这么快敲定下来。”日前,东社镇陈墩村党总支副书记朱锋锋来到谢家渡闸,看着再次“侵占”河面的浮萍,他说:“拆了老闸,修了新桥,河就活了。”
谢家渡闸位于陈墩村31组,建在滥港河已有二十余年。水闸木制,年久失修,丧失功能后阻碍了水系畅通,问题困扰村子多年。
而现在,随着市委巡察组的进驻,不到一个月,问题迎刃而解。6月15日,区委巡察四组进驻东社镇。6月17日,村“两委”负责人向巡察四组反映了这一“老大难”问题。6月19日,巡察四组负责人便前往区水利局寻找解决方案。经过几轮会商、实地考察,最终于7月13日确定拆闸修桥的方案。
按照区委统一部署和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安排,5月6日起,历时3个月,区委巡察组对区科技局、西亭高级中学、十总镇等31个党组织开展巡察。聚焦基层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省委决策部署情况,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组织力欠缺问题,4个巡察组开展区委第十一轮巡察。
巡察四组由14名随机抽调自全区各部门、乡镇的机关人员组成,巡察对象为二甲镇六甲镇村、路中村、坨墩村、余西社区、新市社区,东社镇兴隆灶村、陈墩村、福利村、中和村以及区科技局。上月结束对二甲镇的巡察后,巡察组马不停蹄地来到东社。
进驻的第一天,巡察组就发现了问题。6月15日,在东社镇兴隆灶村村委会的会议室召开动员会时,原本就简陋的会议室漏雨了。会议结束后,大家环顾四周,又发现村党群服务中心因为楼层格局的原因,几个服务窗口都设在了二楼。“年纪大的老百姓办个事情还得爬二楼,不熟悉的人也有可能找不到地方。”会议室条件差、便民服务窗口不便民,巡察四组立即找来村里相关负责人,了解实际情况。经过多方商议,终于找到了解决办法,将会议室修整的同时,划出部分空间承接二楼的办事窗口。
巡察路上,成员们带着“放大镜”开展强有力的政治监督,使问题无处藏身,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在基层落地生根。同时,巡察组怀着火热的“赤子心”深入田间地头,解决民生疾苦,当好群众的“贴心人”。
7月13日上午,巡察四组在中和村13组入户随机走访时,有农户反映自己自去年加入村里的合作社以来,就一直没有收入。第二天巡察组就赶到村委会,找到村党总支副书记曹建明询问情况。原来,去年1月,村里115家农户与村里签订了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合同书,以租用的形式将358亩土地经营权流转给东社镇中和村经济合作社,租金标准为每亩每年700元。
那为什么去年的租金农户没有拿到呢?曹建明解释,合作社运营的前两年通常无法盈利,确实没有按时发放租金,但他向巡察组承诺:“老百姓的钱是绝对不会少给的,我们今年年底一定会将两年的租金一并发放。”
“我们会随时跟进,问题要是没解决,你随时可以联系我。”7月16日,结束对东社镇4个村为期一个月的巡察后,巡察四组又赶赴区科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