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通州网!

迎入梅后强降水,各地各部门排涝抢险保生产

发布日期:2020-06-17 作者:沈维维 曹抒雁 曾银霞 马小莉 丁一倩 王丽华 阅读:1132


日前,我区迎来入梅以来的首场强降水,各地各相关防汛部门迅速启动应急响应,全力以赴做好防汛排涝工作,力争把损失减少到最低。

区农业农村局:

6月15日,我区突发狂风暴雨,导致多地农作物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失。位于西亭镇的南通铮晖农业公司设施农业受灾严重,大棚被吹翻,蔬菜被积水泡在地里。基地负责人袁成无奈地告诉记者,受灾面积差不多有30亩,不少蔬菜本来再过一周就将上市,估算损失近40万元。

据初步统计,此次雷暴天气全区约有1700亩蔬菜基地受灾,其中,遭遇积水的蔬菜面积达1000亩,700亩左右的大棚塑料膜受损。此外,强降雨还导致大旱田农作物积水面积达1500亩,其中,约1000亩玉米发生倒伏或倾斜。

目前,区农业农村局已派出专人与属地镇(街道)工作人员一起赶赴各受灾点实地调查受灾情况,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分析研判灾害性天气对在田作物影响程度,提出切实可行的田间管理技术措施,并组织受灾农户开展生产自救,尽快对大棚疏通排水,加固蔬菜大棚、果树架材等农业设施,防止二次灾害,同时将对绝收地块进行补种改种,切实帮助农户搞好灾后恢复生产。

十总镇:

“9组高标准农田里积水严重。”6月15日一大早,看到微信防汛工作群发来了险情,十总镇骑岸居党总支书记姜吉庆急忙带着应急抢险队的5名成员,冒雨来到农田排除田间积水。“我们前期对全居6条总长7公里的防渗渠进行了修补完善,对5条河道的坝头涵洞进行了疏理,确保水系畅通。同时成立了以居干部、党员、民兵为主的应急抢险队,每天不间断巡查,及时处理各种隐患。”姜吉庆说。

“请上报当天的防汛信息!”在“十总镇防汛工作”微信群里,每天都会发出这样的消息,各村居对防汛情况实行一日一报。据了解,十总镇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工作方针,全镇20个村居按照村居干部包片,党员、组长包组的方式落实好防汛工作职责,形成合力,用好“防”的措施,做好“抗”的准备。

雷暴雨袭来后,十总镇积极组织拉网式大排查,严防各类灾害和次灾害发生,排查危旧房屋、高空广告、建筑工地、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的风险,加大对易积水路段、地下管网等重点部位的监控力度。“我们对全镇1.5万亩大棚蔬菜、8.42万亩标准农田以及97家规模家庭农场进行防护。同时密切关注雨情、汛情发展变化,及时向各村居发布预警信息,传播应急避险知识,努力将灾害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十总镇副镇长张树新表示。

东社镇:

6月15日,东社镇东社居2组的一处停车场由于正在做绿化,通水不畅,东社居党总支书记张海烽了解情况后立即安排人员挖排水沟,疏通水系。

为了应对连日来的强降雨,东社镇成立了防汛领导工作小组,分片包干,挂片领导带队检查灾害隐患点,做好应急预案。汛期前,镇上就对各村居草危房全面摸底排查,动员独居老人的子女汛期安置好家中老人,确保安全;加强指导特种养殖、种植业以及农业设施大棚业主单位的防灾抗灾,提前做好预防措施,及时疏通区域水系,减少受灾损失。同时,加强汛期巡查,认真排查隐患,发现涵洞、桥梁、沟渠等有堵塞现象及时处置。

​东社镇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镇每日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强化检测预警,并保质保量备好安全帽、救生衣、拖车、编织袋等防汛物资,力争将大雨带来的灾害损失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