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日,市民王女士来到城区第二集贸市场,准备买点猪肉包馄饨,“前夹心肉26元一斤,便宜了嘛。”“你很久没来买肉了吧?早就跌下来了,这几天还涨了一些呢。”
肉价下降又小幅回升
据摊主介绍,自4月起,肉价开始回落,最便宜的时候46元一公斤,比最“高”时差不多便宜20元一公斤,“这几天猪源少了,肉价又回升了点,我们进价也贵了。”摊主打开微信进货群,“你看,这是前天的信息:明日涨2000元一吨。两三次小幅涨一涨就涨到现在这个价了。”
据区发改委价格监测科6月5日的价格监测数据显示:精瘦肉26元/500克、肋条肉28元/500克、去骨后腿肉24元/500克,而5月30日这些品种分别为25元/500克、26元/500克、23元/500克,分别上涨了4%、7.69%、4.35%。
肉价为何“荡秋千”
王女士只买了一斤半肉,“天热,不怎么想多吃肉。”
和王女士同样想法的市民很多,记者连续问了四五个摊主,都表示虽然从4月开始价格连续下跌,但销量也同时节节下滑。“疫情期间大家没事在家买得多吃得也多,恢复正常后购买量就少了。”第二集贸市场一摊主说,虽然现在肉价又涨了一些,但销量并未随之上升,每天卖不到一头猪,“夏天是消费淡季。”他的话得到了一旁摊主的赞同。
金余屠宰场是我区唯一的生猪定点屠宰场,其宰杀数据也印证了摊主的话,5月份的宰杀量比2月份足足少了1300多头,平均每天只有160余头。负责人王华说:“我们的生猪主要来自海门、启东,少量是通州本地的,目前市场上猪源少了,供不应求,价格自然就上来了,目前毛猪已经16元/500克了。”
价格监测显示,我区猪肉零售价格继4月份持续下降后,从5月下旬开始小幅回升。据了解,前期国家通过释放冻猪肉储备、加大进口等方式增加猪肉供应,猪肉价格连续下降,从高峰期的每500克30多元降到了20多元。但由于前期养殖户抛售出栏生猪,导致目前出栏量减少,供小于求,价格上涨。
“二师兄”走向何方
生猪及猪肉价格的变动主要由市场供求和市场预期决定。去年以来,全国猪肉价格不断上扬,到目前为止,猪肉价格虽有所下降,但仍在高位振荡。
据区发改委价格监测科分析,随着天气逐渐炎热,终端猪肉消费需求萎靡,猪肉价格进一步上涨的空间将受到压制。预计近期我区猪肉价格将仍有所波动,但出现暴跌暴涨的可能性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