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通州网!

十总镇乡村医生“把脉问诊”化解矛盾

发布日期:2020-06-04 作者:李越文 阅读:1013


在十总镇,老百姓发生矛盾纠纷,第一时间不是拨打110或是诉诸法律,而是先到村卫生室,找乡村医生“问诊求药”。

十总社区乡村医生陆彩云,大家都亲切地称她为“老舅妈”。早年间,她当过村妇女主任,后来做过村会计。由于她每天接触的人多,接触的事情也多,加上她为人谦和,许多老百姓的家长里短都愿意和她说,而她也耐心地帮忙解决,化解矛盾。

十总社区19组的顾炳权与程义因为土地产生矛盾,两家一直互相有意见。有一次顾炳权到村卫生室看病,就把这件事告诉陆彩云,希望她能够帮忙。陆彩云得知这一情况后,经常性地走访这两家,与他们聊天谈心,话里话外都往矛盾问题上靠。经过多次调解,两家人最终握手言和。

很多人不解,这不是自己多事吗?可陆彩云却说:“这么多年大家都很信任我,帮大家解决了矛盾,看到乡里乡亲都开开心心的,我也感到高兴,大家就像一家人一样!”

近年来,十总镇结合本地实际,根据民情民意,推出了乡村医生参与社会治理工作新模式,成立“乡村医生调解室”,以“共谋、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汇聚村医力量。

于家坝村5组村民朱某某与周某某商定共同出资在门前河道养鱼,约定年底一起捕捞。去年5月,周某某在河塘内擅自用网箱捕捞龙虾,朱某某阻止,声称周某某破坏了约定,存在偷鱼情况。双方争执不下,多次调解无果。今年4月,周某某围网时再次和朱某某发生纠纷。得知该情况后,乡村医生单召华主动与村调委会共同参与调解。

单召华将河道养殖区域划分和村居河道养殖要求、状况向双方作了说明,并指出该河道作为引水河使用,且泵站建设在附近,不利于鱼虾养殖。他提出用该河道上游两段无人养殖的河道与朱、周二人分别交换,并隔开养殖。经过近三个小时协商,矛盾终于化解。

在十总镇,以陆彩云、单召华为代表的乡村医生,发挥人熟、事熟、村情熟的优势,不辞辛劳、不计报酬,志愿调解矛盾。如今,乡亲们只要遇到什么为难的事情,或是邻里之间发生什么矛盾,都会去“乡村医生调解室”评理调解、断事说情。“乡村医生调解室”真正做到“自治、德治、法治”三治融合,用老百姓的“法儿”,平老百姓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