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通州网!

儿童家庭如何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专家教你六招

发布日期:2020-02-04 阅读:1128


近日,儿童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病例报道逐渐增多,虽然目前报道的儿童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数量远远少于成人,但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情况也需要密切关注。

针对广大家长关心的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问题,专家教你六招。

问题一:儿童传播途径从哪里来?

答:儿童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是飞沫、接触。也有报道结膜传播,需要加强防护。

由于儿童的生理特点和自身免疫功能低下,是极易出现呼吸道感染的人群,尤其是年幼儿,且年龄越小,越不容易发现,一旦发病,进展更快,潜伏期最短1天即发病,最长可达14天不等,家长们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要格外注意孩子的情况。

问题二:婴幼儿口唇、面色变紫要立即就诊吗?

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与普通感冒类似:发热、感觉四肢无力、干咳,也有症状不明显病例,或者表现为其他系统症状,与普通感冒最大区别为腹泻、呼吸逐渐变得困难,如:呼吸过快或过慢,呼吸过深或过浅,婴幼儿或新生儿则表现为张口呼吸,喘息,呻吟,鼻翼扇动(鼻孔一张一合),点头呼吸,甚至出现口唇、面色变呼吸三凹征。出现上述症状,须立即就诊。

问题三:哪些新生儿需要排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答:目前为止尚未发现新生儿感染病例,新生儿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可能途径有:母婴垂直传播、密切接触传播及飞沫传播(家庭成员间、家庭来访者)、医院内获得性感染,但新型冠状病毒是否通过胎盘垂直传播或者出生后通过母乳喂养传播仍不清楚。故对符合以下任一条者需要进行新生儿排查:①孕产妇确诊或高度疑似感染者;②孕产妇密切接触家人确诊或高度疑似感染者;③新生儿出生后家庭照护人员有确诊和高度疑似感染者。

母乳喂养应注意勤洗手、注意局部卫生。疑似产妇及未痊愈的确诊产妇不建议母乳喂养。对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产妇,新生儿出生后立即按病毒感染流程隔离观察两周,不喂母乳。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可随大鼠乳汁分泌,人类乳汁是否含有该药尚不确定。因此,服用该药期间不应母乳喂养。

问题四:家长如何帮助儿童防护?

答:1.及时正确隔离:家里有疑似病例居家隔离的家长,没有条件和小孩分开的,应尽量保证房间分开,疑似家长避免和儿童接触,在家需佩戴合适口罩(疑似家长在家不可佩戴有呼吸阀的防护口罩),儿童也应该正确佩戴合适口罩。疫情物资紧缺,有条件应先选择儿童N95防病菌口罩,其次儿童外科口罩→儿童医用口罩→一次性口罩→儿童棉口罩,指导孩子正确使用口罩。

2.家庭日常防护:不能适应戴口罩的小婴儿或新生儿,家长应该特别防护,因为家长没有症状的也有可能是带菌者,家长都应主动戴口罩,不亲吻孩子,不对孩子呼气、喘气,不和孩子入嘴同一食物,不和孩子共餐具、饮具。

3. 严格规范洗手:督促小孩勤洗手,勤洗脸,不乱摸。病从口入,避免年幼小孩吃手,不要用手掏鼻孔,不要用手揉眼睛,告诉小孩手不要碰触公共区域的物体表面(尤其是电梯按钮等频繁碰触的表面)。

4. 加强房间通风:有条件的家庭每日定时应开启空气净化器,紫外线消毒等,条件限制的家庭每日每个房间轮流通风2~3次,每次开窗通风30分钟到1小时,房间通风时将孩子转移到其他房间,做好保暖措施,避免通风时孩子受凉。

5. 家庭清洁消毒: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干净整洁,有条件的家庭可以每日用酒精消毒擦拭物体表面一次。家长频繁使用的手机不要给孩子玩、看,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每日需清洁消毒。保持地面清洁干燥,不要有潮湿的角落,避免病毒细菌滋生,如果家庭备有含氯消毒剂的84消毒液,可以按正确方法(84消毒液10ml+990ml水)进行配置后,每天拖地1~2次。如果家庭有疑似或确诊的家长,使用过的物品或居住过的房间消毒时则应该将84消毒液的浓度提高到4~10倍。

问题五:非常时期孩子怎么吃?

答:家长每天观察孩子大小便是否正常;保证每日营养充足,所有食物要充分煮熟后才能食用;适量多饮水,多排尿,尽量不饮用冷水,宜饮用温水,加快身体新陈代谢,同时适量增加奶制品(牛奶、酸奶)的饮用。

问题六:孩子与疑似病人接触了怎么办?

答:家长做到不隐瞒,不要因为害怕而选择逃避。主动在家隔离观察14天,无症状可以解除隔离但尽量不要外出。儿童病情变化快,一旦有症状需立即到就近医院儿科的发热门诊就诊。

在当前状况下,家长们先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对目前的医疗水平,我们有战胜病魔的信心,不必过于担忧,避免将紧张的情绪传递给小孩造成他们的心理负担,大人和小孩正常安排生活作息,轻松面对,共渡难关。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