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拼命三郎”到“智慧大队长”(下)
——记通州区公安局治安大队大队长徐卫国
黄俊生
轻度忧郁
清晨,突击审讯贩毒嫌疑人的徐卫国走出审讯室,连续三十几个小时,几乎没合眼,他强打着精神往镇上去。他感到头晕、头疼,恹恹地提不起神,注意力分散,甚至连话都懒得说。他认为是睡眠不足和工作压力造成的。
他赶到镇上的韬奋小学,学校里有个韬奋纪念馆,1942年12月,爱国人士邹韬奋在学校那棵已有500年树龄的银杏树下作演讲,他高呼:“要团结不要分裂,要抗日不要卖国,要进步不要投降!”师生们备受鼓舞,投身到抗日的烽火战场。徐卫国要把韬奋纪念馆作为四安派出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站在古老而高大的银杏树下,徐卫国感觉头晕好多了,他想,人还是要有一点精神的。
所里正在实行警营改造,装修工程进入收尾阶段,他想好了,要在院子里建成党建教育基地,陈列橱窗、红色跑道、图片长廊,开展新警宣誓、新党员宣誓、党建主题活动,与韬奋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两相结合,提振全所民警奋发努力的精气神。
此刻是2016年初春,徐卫国刚从区公安局治安大队基础管理中队指导员调任四安派出所担任副所长,主持工作。面对千头万绪的局面,他很有信心将绩效考评从第16位跃升第一位。
可是,意外的事情发生了。意外来自一个电话——
“卫国,快来医院,爸爸摔倒了,口吐白沫,医生说是脑子里的问题。”妻子张慧慧焦急的声音里全是哭腔。
徐卫国脑袋“嗡”地一下,几乎站不稳。父亲62岁了,沉默寡言。父子俩的关系有点特别,平日里几乎没有什么语言交流,偶尔视线对视,又互相躲闪开。徐卫国知道父亲是“热水瓶性格”,外冷内热,从不经意的眼神对视中,他读到父亲的肯定与鼓励,这种肯定与鼓励,是徐卫国的动力。
徐卫国手脚发软地驾驶汽车往医院赶,他要请最好的医生,用最好的药,为父亲治病。
医生一脸慎重地对徐卫国说:“你父亲脑子里有瘤,最彻底的治疗是手术,目前先保守治疗,等稳定后到南通医院或上海医院进一步检查。”
父亲躺在病床上,人已恢复清醒。望着父亲超出年龄的苍老脸庞,徐卫国眼眶热辣辣的,他好生内疚,对父母、对妻儿、对家庭,他付出得太少。他平生第一次跟父亲拉起家常,第一次与父亲说了许多话。父亲笑了,眼睛里布满温情。可说着说着,徐卫国一阵晕眩,居然靠在椅子上睡着了。父亲叹了口气,示意儿媳不要惊动他。只一会儿,徐卫国惊醒了,揉揉眼睛,说:“爸,所里还有点事,我晚上来陪你。”
最终,父亲被查出是胶质母细胞瘤,辗转到上海华山医院手术、化疗。一面是父亲病重,一面是所里千头万绪的事务和各种案件,徐卫国不得不两头跑,白天在所里,晚上驱车到上海陪父亲,早上再往回赶。
屋漏偏逢连夜雨。妻子的电话又一次让他跌入深谷,岳父又被查出胆管癌,陷入昏迷。那些天,徐卫国六神无主,提心吊胆,特别害怕接电话,怕电话里传来亲人突发状况,怕电话里传来所里工作出现什么岔子,可偏偏电话多到一天200多个,他的神经几乎崩断。
这一年,四安派出所各项工作长足发展,跻身“最美警营”行列,绩效考评排名第一,抓捕案犯和破案率名列前茅。但是,徐卫国却病了。
徐卫国病了,这是他一个人的秘密。
头疼、失眠、烦躁,口干、目赤、疲惫……
入夜,他盯着屋顶,整夜整夜睡不着。父亲的病、岳父的病、各项安保、案子线索……一幕一幕镜头像放电影一样在眼前交替晃动;白天,他强打精神,处理各种琐碎却刻不容缓的事务。
他感觉有些不对劲,担心自己患了抑郁症。好朋友是心理医生,徐卫国悄悄去咨询。朋友给他进行心理疏导,拍拍他的肩膀:“还好,轻度抑郁,精神疲劳所致。分散注意力、放松身心,就没事了。不过,建议你还是去医院看看,要对工作、对家庭负责嘛。”
到医院就诊,医生给出诊断:神经衰弱引发多种症状。开了一点药,药不多,可医生的叮嘱却一大堆,嘱咐最多的就是让他不能有太多的精神压力。
徐卫国把病历往抽屉里一关,跟谁都没说。
不说,也是一种担当,包括生病!
碎尸隐案
时间倏忽间跳到2018年。
三余派出所七年,治安大队三年,四安派出所两年,在从警的第13个年头,徐卫国调任东社派出所所长。
10月的一天,徐卫国正在电脑上查阅资料,忽然传来激烈的争吵声,男的声音沙哑、凶狠,女的声音焦虑、畏缩。忽然,女人的一句话引起徐卫国注意,他走出所长室。
女人说:“他要杀我,他杀过人!”
徐卫国走进接待室时,女人正低着头,抽泣着喃喃自语:“他一定会杀我的,他杀过人!”
一位民警劝道:“夫妻吵架说点过头话,不要记在心上,回去,一觉睡过来就好了。”
“不对,我们不是夫妻,我们离婚了!”女人忽然抬起头,语气坚决地说。
“你瞎说,哪个同意离婚的?你肯定外头有人,想把我甩了,想都别想!”男人恶狠狠地说。
徐卫国认得这个一副忠厚相的男人,他在基础数据库里看过这男人的照片。这人姓陈,1964年出生,五十几年的人生,却几度入狱,吃喝嫖赌,坑蒙拐骗,偷盗、抢劫、行凶,能犯的事儿,他都犯了。昨天才刑满释放,从牢里出来还没过24小时。
徐卫国从女人恐惧的眼神里发觉事情并不简单。他示意民警把男人带到另一间房间进行“调解”,分头进行询问。
女人见是所里最大的领导,就一五一十说出事情经过:她是湖南人,在通州打工,经人介绍,认识了陈某人,领了结婚证,住到一起。没想到,姓陈的人品那么差,能想到的坏事都做了个遍,于是,就在陈某人最近一次入狱期间跟他离了婚。这不,昨天陈某人一回来,就闹着要跟她复婚,不同意复婚就要杀了她,还说,自己是杀过人的,不在意多杀一个。
“他有一次说漏嘴,说他杀过人,12年前,是个女的,就在出租房里杀的。他现在说要杀我,他真做得出的。”
“出租屋在哪里?”
“在金沙小学旁边,那年女儿在金沙小学上学,我们就在附近租了房。”
“你怎么晓得他是在出租屋里杀人的?”
“那天我下班回来,发现水龙头换了,地面冲洗了,墙壁粉刷了,好浓的血腥味,矮凳子上还有血迹。好好的出租屋,他为什么要粉刷?租来的房子,又不是他的,为什么这么热心?还有,他一个人夜晚偷偷在老宅子河边烧纸钱,心里要是没鬼, 为何偷偷摸摸的?”
徐卫国忖道,女人不像是瞎编,质疑得有根有据,此中定有蹊跷,如果女人所说是真的,这倒是件隐匿了12年的凶杀案。
尽管查阅资料,没有失踪人口报案记录,但徐卫国不敢掉以轻心,他吩咐继续“调解”,尽量拖住陈某人,为防意外,绝不能放他离开派出所。自己带上刑侦技术人员直奔女人指证的出租屋。已经过去好多年,出租屋不是原来的样子了,不再住人,堆满杂物,墙壁已贴瓷砖,扒开瓷砖,可以看出,墙壁确实经过二次粉刷。
陈某人的老宅子倒没有留下特别的线索,但在他屋后河边,也就是陈某人烧纸钱的地方,发现一处地皮凹下去了。这只有一种情况可解释:这下面曾经是土坑,回填土壤没有夯实,经雨水长期侵蚀,导致虚土下沉,形成低洼面。
徐卫国把情况向局里作了汇报,谈了自己的分析。分管刑侦的副局长立即带领刑警赶到东社派出所,一起分析和研判案情。
这时,陈某人已经从接待室移到审讯室。但他显得很镇定,还大声嚷嚷凭什么把他关起来。
夜深了,会议室里弥漫着呛人的烟雾,副局长和刑警大队长一根接一根地抽烟,徐卫国不会抽烟,下意识地有一下没一下地抠弄空枪扳机。陈某人是个数次进“宫”的老油条,心理防线不会那么脆弱,怎样找到审讯突破口,需要缜密方案。
经过严密策划,经验丰富的副局长亲自主审,陈某人防线崩溃,彻底交代了他隐藏12年的杀人埋尸案……
对陈某人来说,那天本该是个美丽的日子。与这个女人的皮肉交易也不是第一回了,每次都是在美容院后面简陋的棚屋里厮混,凌乱的床上留有其他男人的气息,陈某人很是不爽。当天老婆上夜班,把女人约到自己出租屋里,放开手脚大干一场。可剧情的发展背离了他预设的轨道,女人忽然提出加价,理由很简单,你爽透了,我也不能吃亏。两人争执的嗓音越来越高,陈某人怕被邻居听见,去捂女人的嘴,女人不甘示弱,咬了他手指,愤怒的陈某人抓住她头发,死命往墙上撞,一下、两下、三下……女人的鲜血迸溅墙上。等他松了手,瘫坐地上时,发现女人早已断了气。一场风花雪月的事,以血溅当场而收尾。
陈某人坐在地上,平息了一下情绪,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拿刀把女人尸体剁成几块,用蛇皮袋装着,连夜运到老家埋在地里,又返回出租屋,仔细清理一遍,若无其事地等待老婆下班。
一个外乡女子突然失踪,没有引起任何人注意,就像蒸发的一粒水珠。
几年后,陈某人把女子尸骨挖出来,重新埋到河滩淤泥里。从作案第一现场,到移尸第二现场,再将尸骨移到第三现场,陈某人以为这件事如同深藏地底的煤炭,非千万年不得面世。但事非所愿,出狱第二天,又不得不面临更加严厉的惩处。
此案要成铁案,必须要有无可辩驳的铁证,尸骨就成定案至关重要的证据。根据陈某人的交代,警方把小河的水抽干,把淤泥挖出来,放在筛子上,用高压水枪冲走淤泥,再在筛子遗留物中分拣尸骨。人的骨头一共有206块,经过几天几夜的筛选,找到118块骨头,基本拼凑出完整的人形。
证据确凿。一件碎尸隐案,12年后,终于告破。
智慧大队长
“你那钉钉平台是一种什么软件?”
“从阿里巴巴上下载的,是阿里巴巴为中小企业量身定制的一个综合管理平台。”
“使用这软件需要缴费吗?”
“下载软件不需要,如果有特殊要求或加载个性化补丁,需要费用。”
“这个软件有什么功能?”
“阿里巴巴有句广告语:工作效率提高99%。比如扫码填写信息、自动生成待办事项、实时生成报表等等,自动化程度非常高,很好使。”
“你用钉钉软件建立了全省第一个智能化警务管理网络平台,是不是这个平台有特殊功能?”
“是的。我根据警务管理的特殊需求,加了一些个性化链接、特殊化程序。比如,实时对话平台,可以同时联络几个人,起到电视电话会议的效果,警员出警,实时显示所在位置、周边状况,对话的内容在确认阅读后一分钟内就自动消失,保密性很强。”
……
虽然2019年4月徐卫国已调任通州公安局治安大队大队长,但同事们跟他交流的话题最多的依然是“钉钉”软件。
“钉钉”软件是徐卫国在东社派出所最先发现并用于警务管理的,在全省开了先河。那时,全局开展创建“美丽警营”活动,东社派出所是全局硬件条件最差的基层所队之一,办公楼是上世纪80年代建造的老式楼房,周边环境也不好。徐卫国想:条件不能等靠要,“美丽警营”不仅是环境美,更重要的是行为美、团队美,队伍好,业务就不会差,管理严,效率就不会低。受“钉钉”的启发,他尝试应用智慧化手段管理警务,在网络上实名认证了东社派出所钉钉工作平台,从值班备勤到请假销假,从出租屋管理到治安隐患排查,解放了人力,使警力运用达到最大化。
这些年东社很火,因为东社镇有忠孝文化园。
忠孝文化园是江南园林式建筑,明清风格。文化园以传播忠孝文化为宗旨,园内有忠孝坊、忠孝亭、忠孝文化走廊、24忠和24孝故事石刻、百名将军忠孝题材书法、“四大伟人、十大元帅”红木雕像等景观,显示浓厚的文化底蕴,彰显传统忠孝文化的力量。
有这么一个传统文化浓郁的大氛围,徐卫国认为这是东社派出所得天独厚的传统文化教育基地的元素。平常,若是工作压力大了,或者有什么问题想不开了,徐卫国就邀上几个人,到忠孝园24忠24孝石刻前站站、想想,心胸就开阔多了。
治安大队的工作重点与基层派出所有所不同,专业性更强,不过,无论走到哪里,实行网络化管理是徐卫国最注重的环节,他那套“钉钉”平台,又在治安工作岗位上显现神威。
这位全局最年轻的大队长,块头并不大,体格也不魁梧,清秀的脸庞给人以文弱书生的印象,甚至,那经常布满血丝的双眸和时不时流露的倦容,让人心生怜惜。谁也猜不透,他身体里究竟蕴含多少能量,他脑袋里究竟有多少智慧火花。谁也不能预测,在这样一个新时代,年轻警察身上,会续写怎样的传奇故事。
(作者:黄俊生,资深媒体人。江苏省作协会员,南通市作协顾问,南通市楹联学会会长。散文作品见之于各报刊及汇编集,数十次获奖,出版散文集《一个文化记者的南非手记》等。)
徐卫国向农户了解情况
徐卫国部署出警工作
徐卫国与同事们研究抓捕战略
徐卫国讲解火灾防范注意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