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通州网!

张芝山镇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工程

发布日期:2019-10-22 作者:沈维维 阅读:1126


乡村振兴,不仅要农民富,还要环境美。今年以来,张芝山镇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重点民生工程扎实推进,从“厕所革命”“污水革命”“垃圾革命”等群众最关注的领域抓起,一系列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陆续开展,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持续提升,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正在当地徐徐铺开。

“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找不到任何垃圾点,还有一个清澈的沟塘,水质清澈,波光粼粼,在这儿住几天真的惬意。”国庆假期,家住南通城区的陈女士回到老家张芝山住了几天,觉得人都精神了不少。最让她满意的还是农村的厕所改造。过去到处是露天旱厕,既不雅观更污染空气,现在家家都用上了洁白的抽水马桶,既卫生又整洁。

今年,张芝山镇坚持农户自愿、主动参与、分类实施,采取多种模式推进农村改厕工作。截至目前,区下达的三格式改厕1400座任务已超额完成。

在镇区的居民安置小区里,记者看到,垃圾分类宣传栏、垃圾分类标识随处可见。小区和村民家门口,易腐垃圾、可回收物、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四种颜色的垃圾桶摆放规范,村民们自觉地将垃圾分类,投入到相应的垃圾桶内。“以前我们都是将垃圾投放到一个大的垃圾收集桶内,没有分类,垃圾量多且异味难闻。”物业管理人员张女士告诉记者,设置了分类垃圾桶后,村民们自觉地将垃圾分类投放,实现了垃圾减量化、资源化、生态化,村里及时转运和处理,有效改善了人居环境。

据了解,区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工程开展以来,张芝山镇稳步实施“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的垃圾收运模式。全镇106名保洁员实行网格化保洁责任制,辖区内保洁工作实现全覆盖。同时,投入930只大容积垃圾桶及10辆电动保洁车,通过安装监控对所有村级垃圾中转站实施集中监控,保证了农村垃圾清运工作有序运行。目前,全镇已全面实施农村垃圾“二分法”,实现农田废弃农作物等有机易腐垃圾与不易腐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分类堆放、分类处置。

今年8月,张芝山镇启动了农村集中居住区生活污水纳管工程,涉及塘坊、通启桥、八字桥及通海四村,总计投入400余万元,预计12月底完工。目前已完成现场勘查、管网施工设计和招投标工作。张芝山镇社会事务管理局副局长赵春慧介绍,该工程是张芝山镇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工程的重点,投入使用后将有效避免污水下河。“目前我们正在对张芝山竖河两岸和通启河两岸河道管护范围内的违章建筑进行拆除,拆除以后,将对两侧进行截污纳管,然后护坡、绿化,开展河道清淤。通过该工程的实施给百姓带来更加清洁宜居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