峥嵘岁月:1938年8月,中共江北特区委员会成立。当月,特委成员唐守愚、陈伟达、吴佐成先后抵达南通县金沙镇,并设立特委机关。
特委机关设在爱国人士、国民党南通县教育科长姚味香家里。江北特委成员在姚宅召开第一次特委会议,确定了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积极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的总方针。
特委先后派人打入特务总队、抗战支队、保安一旅等国民党地方武装,争取、控制了一部分武装部队,使其成为真正的抗日队伍。在唐闸附近农村组建了一支以工人为主体的抗日武装——抗战支队南通第一独立分队,同时在金沙组建了第七区抗日自卫队。
在大生一厂,江北特委发展了一批进步工人入党,恢复了大生一厂党支部。在进步知识青年中,特委首先在金沙发展了姚溱、单仲次、赵琅、郭葆全入党,并建立党支部。特委还在金沙创办《大众》周刊,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教育、组织群众投入抗日救亡活动。
1938年12月下旬,日军侵占金沙镇,江北特委根据变化的形势,先后将活动中心转移至如皋县马塘镇、南通县陈家酒店(今四安地区)。1940年,随着新四军迅速向东发展,在如西建立抗日民主政府条件已经成熟,同时也为党组织由秘密转为公开创造了条件。根据军分委陈毅同志指示,特委机关撤到如西。9月,江北特委作为党的秘密领导机构完成它的历史使命,奉命撤销。
红色印记:1985年8月,金沙在原南通县政府招待所大门南侧(即姚溱住宅所在地)立“1938年江北特委旧址纪念碑”,1996年被确定为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由于城市建设发展,旧城迁建改造,1998年8月,中共通州市委在实验小学校门口立“中共江北特委纪念碑”。2012年,中共南通市通州区委将“中共江北特委纪念碑”迁建于区政府前横河公园东首。
1991年7月1日,四安镇在姚家渡特立“中共江北特委活动旧址纪念碑”;1994年10月,中共通州市委在四安镇西北处特立“中共江北特委旧址纪念碑”,以缅怀其历史功绩。
资料提供:通州区党史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