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通州网!

煤球厂汤包:陪伴通州人33年的老味道

发布日期:2019-09-03 作者:王姝炜 阅读:1210





  煤球厂汤包店,说起这个店名,想必很多通州人都知道。尽管这家早餐店藏于巷子深处,但33年来顾客络绎不绝,用品质赢得了口碑。

  33年前的1986年,单水萍和丈夫邱惠清先后下岗,但上有老下有小,为了缓解生活压力,就包起水饺沿街叫卖。后来,开了家早餐店,取名为美味水饺店,位置就选在煤球厂边上。几年之后,夫妻俩拜了上海的汤包师傅为师,开始学做汤包。没想到,汤包生意越来越好,大家便亲切地称呼这家店为“煤球厂汤包店”。

  如今,夫妻俩年事已高,儿子也有了自己的事业,煤球厂汤包店便易了主,新掌门刘小芬是单水萍钦点的接班人。在众多想要接手的人中,单水萍一眼就看中了刘小芬,觉得她坦诚、直爽,就像年轻时候的自己。

  开一家早餐店一直以来都是刘小芬的梦想。她之前在外地从事外贸玩具工作,工作虽然轻松但经常不在家。知道这家早餐店要转手,远在外地的刘小芬赶紧托朋友帮忙询问,特地赶回通州签下了合同。合同签完,刘小芬仅仅用了96个小时就将店铺进行了简单的装修。今年5月24日,老店新开。

  换的是店主,但不变的是味道。单水萍夫妻俩手把手教刘小芬怎么和面,怎么挑肉,怎么熬肉冻调肉馅。如今夫妻俩一有空就来店里帮忙,将老味道一直传了下去。他们家的汤包皮薄肉多,汤汁浓厚,咬一口下去,非常美味。除此以外,手工荠菜小馄饨、手工荠菜水饺、葱油拌面等菜品也深受顾客喜爱。

  每天凌晨四点,煤球厂汤包店准时开门。五点刚过,陆陆续续就开始有人前来吃早餐。七点左右是汤包店一天中最忙的时候,人来人往,生意火爆。生意好源于刘小芬对细节的把控。刘小芬说,汤包的肉馅和皮冻都是前一天提前准备好的,面皮要和多少水,要醒发多久可都是有讲究的。工作虽然辛苦,但想着让味道一脉相承,苦中有乐。

  今年已经是煤球厂汤包店经营的第33个年头了,它陪伴着三代通州人成长,见证了通州的历史变迁。曾经还是孩童的食客如今又带着自己的孩子来品尝过去的味道。“还是老味道,好吃!”是大家对这家店最多的评价。许多前来吃早餐的顾客都表示,这家店对于自己来说不仅仅是吃早餐,更多的是一种情怀,是一抹乡愁,是割舍不掉的年少回忆。

  刘小芬说,她会在传承老味道的基础上将这家店做得更好,让它陪伴通州人更久更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