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刘桥镇尹家园村,有这样一位老党员,虽已是耄耋之年,但无论严寒还是酷暑,他都在村道上兢兢业业地打扫果皮纸屑等垃圾;看到地面黏住了顽固的口香糖,他会蹲下身,用小刀慢慢刮干净;见到路边水沟里有垃圾漂浮物,用火钳夹不起来,他会毫不犹豫地挽起衣袖用手去掏。他就是尹家园村文港支部第一党小组组长朱广德。
起初村民看见他打扫村道,以为他得了不少好处,便笑着问:“老朱,你扫得这么辛苦,一个月赚多少钱?”朱广德听到后只憨厚地笑一笑说:“不拿一分钱,我是尽义务。”
在村里,每当村民之间出现磕磕碰碰时,大伙儿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请出朱广德来“摆平”。朱广德自2007年担任党小组长以来,每个月都要处理三四起家庭矛盾,基本上矛盾只要到他这里,就没有化解不了的,多年来,尹家园村实现了纠纷不激化、矛盾不出村。
这些年,村里的年轻人陆续外出打工,家中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较多,朱广德便经常骑着电瓶车到各家各户转,与老人聊天,给孩子们讲故事,有时候还会自掏腰包给孩子们买书籍和文具。在农村改厕工作中,面对群众的不理解不支持,朱广德带头挖化粪池、安装马桶,以自己的亲身体会一户户上门做工作,带动周边群众实施改厕。农田插秧时,朱广德担心农户们田间灌溉出问题,就每天清晨挨家挨户查看;水稻收割后,他又站在秸秆禁烧宣传和巡查的第一线。村民们心里感激不已:“老朱,你做这么多事,真是太辛苦了。”而朱广德则摆摆手,笑眯眯地回答:“小事小事,大家都是邻居,家里有事尽管来找我,我不怕麻烦。”
近年来,朱广德结合农村实情,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各项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编成一首首通俗易懂的快板、顺口溜,充分利用村里的大小会议、村广播等进行宣传,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宣传政策不能照搬照抄,要让农民好懂。”朱广德深有体会地说。
在朱广德的宣讲和带动下,尹家园村出现了许多种养大户,村民们纷纷走上了致富路。而他也数十年如一日,为提高村民生活水平、改善村容村貌等不遗余力、呕心沥血。用村民们的话说,朱广德把村民的事情当成自己家的事情,整个身心都交给了村里。党组织是这样评价朱广德的:他始终践行着自己在党旗下的承诺,总是以“真诚奉献”的心态对待每一位村民,把党组织的温暖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传输给身边的每一个人,用自己的言行让“党员”这一光荣称号闪耀发光。
但什么都比不上朱广德自己说的话:“我就是一名普通的老党员,我只想趁自己还能走得动、弄得动,为党、为群众多做点有意义的事。”